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农民工有望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13:20  国际在线 微博

  新华网杭州3月1日电(记者张乐)中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计划将有一项新举措,中国的农民工有望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就医,也能实现即时报销。

  中国大约拥有超过两亿的农民工,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流动群体,他们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奔赴劳动力短缺却充满发展机会的东部地区务工。

  在户籍所在地,绝大部分农民工拥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但因为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不对接,以及以地域为单位形成的信息孤岛,导致农民一旦离开户籍所在的省份,产生的医疗费用将无法得到报销和补偿。这给长期在城市务工和生活的农民工就医带来很大不便。

  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杭州出席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成果介绍会时透露,卫生部正在加快国家和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的跨省就医和异地即时结报。

  陈竺表示,卫生部目前正考虑,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率先探索外来务工者省内流动就医和跨省就医,并在这些主要接受劳动力的地区和劳动力输出大省之间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费用的远程即时结报。

  “我们希望在年内实现破冰”,陈竺说,要实现农民工跨省就医的即时结报,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国家层面的信息化共享平台。他表示,卫生部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在主要的劳力输出省和输入省之间的跨地域结算,并逐步推广到全国的其他省份。

  据介绍,卫生部正在协调农民工输出地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和输入地的有关部门协商,确定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这样在务工地点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以即时报销。同时,新农合的国家级信息化系统平台也在建设之中,并已率先开始在少数省份试点。

  陈竺表示,覆盖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的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一旦建立,农民工到任何一个跨省的医疗机构就医,他的信息将都可以通过国家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看病就医实现即时结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针对农村人口建立的医疗保障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是一种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到目前,该制度已基本覆盖中国95%以上的农村居民,成为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制度。

  据卫生部统计,2012年的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00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达到每人每年24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