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春阳:公司口碑与市场环境下的道德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14:08  中国广播网 微博

  

  中广网北京2月2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杨春阳带来评说:学雷锋日马上又来到,那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几十年在社会上始终获得良好的口碑?

  杨春阳:能不能拉出这么一个有美誉度的公司名单来?我也在在思考着,到底什么样的公司和企业,能够几十年始终获得良好口碑这个问题的时候,真的在挖空心思去想啊想——果真会有这样的企业吗?其实,我脑袋里跳出来的尽是种种对企业口碑不好的现象。归真堂事件、达芬奇家具、游客在三亚的遭遇、龙江水镉污染……种种都是与具体的公司、具体企业直接有关的不名誉、不道德事件,它们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

  比如这一段时间被热炒的归真堂申请上市风波,我今天就看到洪晃女士写的一篇专栏文章,题目是《要狗熊,还是要改革?》,洪晃女士说,当她看到归真堂申请上市的报道后,立即加入到300万声讨其活熊取胆的微博大军中,强烈要求证监会不要让这种企业上市。但同时,洪晃又看到另一篇关于废除IPO审批制的微博,洪荒也热烈支持废除上市公司IPO由证监会审批的制度。

  问题是,洪晃突然发现她自己陷入一个矛盾之中,因为支持废除IPO审批制度,她就无法借助证监会来帮助她阻止归真堂上市;而要求证监会不允许这家公司上市,并能有效阻止其他不道德的公司上市,洪晃就必须维护IPO的审批制。

  这个矛盾,让我想到一个经济领域的术语——“道德风险”,经济学家们把它解释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其实,它不当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还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团体、组织和机构。

  如果我们对企业的要求,就是自身赢利并合法缴税,只要它像奶牛一样源源不断提供利润、提供税收,那它就没有什么不道德的;如果办公司发展经济的目的,只是追求GDP,那只要GDP遥遥领先了,尽管造成环境的污染,这样的发展也没什么值得谴责的;如果办一家企业的目的只是为了单纯解决就业问题,你长期加班和不涨工资,也没有人觉得不合理;如果认为大型公司、超大型企业能够创造出足够多的财富,是不是其他中小企业就可有可无……

  可是,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这么单纯的经济现象,人类的经济生活中种种利益相互交织,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水平后,除了经济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诉求彼此浮现。就像我们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就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所以我们的各级政府都在思考、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形形色色的公司,也面临如何塑造自身企业公民形象的问题。

  

  确实,只要口碑和具体的物质利益、商业利益、金钱利益纠葛在一起,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美誉度、获得好的口碑,确实是非常难。在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新旧理念相互交融,经济行为与道德规范处在磨合之中。特别是当前许多经济领域产能过剩、国内消费需求不振,资源配置、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低成本倾销,抢占市场、抢占优质客户,竞争激烈,市场分化加剧等等,都是滋生道德风险的温床。

  我也看到,在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他们的现代化进程中,很多企业家对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美誉度,只能采取代际分工的办法,比如父辈做实业家、做创业家,拼命地兼并和扩充企业,拼命地去赚钱。到了儿子、孙子这一代,就让他们去做去做慈善家,去保护环境、去关心弱势群体啦,等等的,仿佛来洗刷祖辈的“原罪”。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对中国今天的发展来说,肯定是行不通了。

  记得我在有一期大话公司节目中说的主题是“缺德的公司问什么能够存在?”当时我提出,道德和诚信不是一张立即能兑现的支票,它要靠时间的长期积累。如何用诚信重新塑造我们的社会风气、重新塑造公司的商业气质,我想到一件事,斯皮尔伯格在导演《丁丁历险记》这部电影的时候,表示他选择的丁丁这个男主角是个虚拟的形象,他怕找到的这一个真人,万一哪天这个演员有某一方面的道德失误或错误,会毁了丁丁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所以在我们一年一度的怀念雷锋、唱起“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的日子又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在社会公共环境中,进行公开的讨论像雷锋这样的模范公司是否有可能这样的话题,是非常有益的,这有助于我们达成共识: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公司和企业,既需要实现高速的发展,也需要实现美好的发展。它对创新和改善我们的社会管理、改善公司治理、完善市场经济环境是有益的。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