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 地铁通市区核电当能源

  

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地铁通市区核电当能源

  《规划》重点推进的六大工程分别为:一是科技研发机构集聚推进工程,二是创新型企业培育推进工程,三是人才培养引进推进工程,四是信息化建设推进工程;五是公共服务推进工程,六是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工程。此外,《规划》还注重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立体交通网络,构建运行稳定的能源、水源供给体系,建设高标准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

  ■人才培养推进“蓝色”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引进推进工程,加快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学校占地3000亩,计划总投资47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7.5亿元。加快前期筹备工作,争取尽快立项。2014年完成一期建设任务,2015年全面完成建设。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努力将山大青岛校区建设成为高端学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基地,高端人才聚集培养基地,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及产业化基地,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基地,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时,积极引进更多知名大学落户蓝顶硅谷。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服务蓝色经济的职业院校发展,支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生态保护建两大生态保护区

  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工程,建设两大生态保护区,鳌山湾海洋生态保护区:综合整治入海河流,实施截污工程,建设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工程,杜绝污水直接入河、入海排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河口生态环境修复,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北宅水源地保护区:实施崂山水库上游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垃圾中转设施;实施水土保持和河道治理工程;加强对山体和森林植被的保护。

  严格控制围海造地

  建设三条生态走廊,海岸线生态廊道:合理利用海岸线资源,统一规划鳌山湾岸线使用标准和要求,将海岸线及沿岸一定纵深范围内分为严格保护层、限制开发层和适度开发层。依法严格控制围海造地,保护沿岸沙滩、礁石、山体自然景观,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滨海公路生态廊道:对滨海公路两侧实施高标准绿化,形成“花城市绿地草相间、多树种结合、景观新颖、视觉效果优美”的生态景观长廊。对区内的交通路网进行绿化升级,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路网体系。高新区生态景观廊道:重点沿祥茂河、洪江河两岸和创智岛滨海岸线,建设滨水公园、城市绿地和防护林等生态景观,实现区内生态湿地、湖泊链接互通,建设河口生态保护系统,构建高新区绿色生态屏障。

  ■一区 吸引知名高等院校落户

  核心区东临鳌山湾,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具有集聚高端海洋科研机构,开展创新服务,建设蓝色硅谷的良好条件,重点实现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两大主体功能。

  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落户,支持青岛市内海洋科研机构向核心区集聚。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交流平台项目,培养引进海洋高层次人才,开展海洋尖端技术、实用技术研发,打造蓝色硅谷的智慧中枢、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在现有基础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科学布局政务服务区、金融商务区、居住区,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度假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海洋科技研发、海洋技术成果转化,为蓝色硅谷做好政务、商务和生活服务配套。

  ■一带 土寨河两岸建“成果孵化基地”

  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崂山区范围内规划陆域面积70平方公里。沿滨海大道集中布局科研和科研服务院所、大中专院校服务平台。重点抓好崂山科技城和土寨河成果孵化基地建设。

  崂山科技城。西起劲松七路,东至崂山风景区,南起辽阳东路,北至崂山与李沧区界,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现有基础,强化资源整合,提升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高标准建设崂山生物产业园、青岛国际创新园、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青岛创业园、青岛新能源产业园、科技企业总部基地。

  土寨河成果孵化基地。位于崂山王哥庄土寨河两岸区域,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集中布局科技城孵化器项目,加快海洋生物、新能源、信息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

  ■一园 涵盖三个新兴产业功能区

  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是青岛规划建设的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总面积63平方公里,作为蓝色硅谷战略型新兴展业发展区,重点建设海洋生物与医药、涉海高端装备与节能环保、新一代电子与信息三个新兴产业功能区。

  海洋生物与医药产业功能区。主要包括正阳路以南、河东路以北、祥茂河两侧区域,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重点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尽快建成蓝色生物医药公共孵化中心。

  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与节能环保产业功能区。主要包括正阳路以北、祥茂河以东、洪江河以西区域,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重点规划建设中欧生态园,突出海洋仪器设备和智能装备特色。

  新一代电子与信息产业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智力岛西南、火炬路两侧区域,规划面积约6.9平方公里。

  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体系

  建设核心区中心汽车站

  建设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外接交通网络,建设环胶州湾高速至青银高速(与威青高速交叉处)连接线,实现高新区与青银高速、威青高速、青新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快速连接;建设海湾大桥红岛连接线、双积公路,扩建204国道,尽快打通高新区至太原路火车站的轨道交通连接,建设青连铁路和红岛火车站,实现高新区与青岛市主城区、黄岛区、日照、连云港的快速连接。

  发展轨道交通及其他公交系统。适时启动青岛主城区至蓝色硅谷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规划建设蓝色硅谷核心区中心汽车站 ,增设至主城区、即墨城区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高新区、崂山科技城公交线路,实现与主城区无缝对接。在蓝色硅谷适宜区域增设公交枢纽站、汽车天然气加气站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在学校、研发办公区,发展电瓶车和公共自行车交通体系。

  海阳核电将成电力来源

  电源电网建设,依托国家“西电东送”工程、海阳核电站以及青岛本地发电项目,建立稳定的蓝色硅谷电力来源。积极推进华能即墨丰城风电、鳌山卫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气源建设依托莱西夏格庄中石油泰、青、威管线,设青岛莱西门站,规划通往蓝色硅谷核心区的次高压燃气管线,形成区内燃气管线环状互通,逐步实现天然气管线全覆盖;规划建设天然气加气站 ;规划枣山东路至株洲路、九水路的次高压燃气管线及调压站,形成滨海大道燃气管线环状互联。热源建设,在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以分布式燃气供热为主 ,其他供热方式为辅的供热体系,以合理规模片区为单位,设立天然气分布供热站。

  适时建设海水淡化厂

  挖潜本地水源,建设泉心河水库,向王哥庄区域供水,日供水量2万立方米;在山岭地区通过改造或新建小型水库、蓄水塘坝,增强天然水的蓄积能力,提高自给能力。

  引进客水资源,依托青岛主城区自来水管网,建设崂山科技城高位水池,提高供水能力。依托引黄济青棘洪滩水库,建设棘洪滩水库、高新区供水工程,日供水量9万立方米;实施产芝水库、即墨、城阳供水联调工程,向蓝色硅谷核心区供水,日供水量3万立方米;调整优化王圈水库供水系统,由向即墨城区供水转变为向蓝色硅谷核心区供水。

  发展非常规水资源。适时规划建设海水淡化厂;在工业冷却、学校及住宅小区冲厕等方面鼓励直接利用海水;依托污水处理厂建设,发展再生水利用;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新建中型垃圾中转站

  给排水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给排水设施。依托青岛主城区自来水管网和棘洪滩水厂,建设高位水池和加压泵站,满足崂山科技城、高新区用水需求;合理利用现有温泉水厂、鳌山水厂,新建泉心河水厂,扩建王哥庄晓望水厂,满足蓝色硅谷北部区域用水需求。

  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崂山区大型垃圾中转站续建工程建设,在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新建中型垃圾中转站,在产业园区、学校、居民区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规划建设环卫车辆停车场,垃圾及时收集、及时转运,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推进垃圾处理循环利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

  打造“数字蓝色硅谷”

  重点抓好“云计算中心”建设,实现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成为青岛打造北方数据中心城市的重要载体。计划总投资5亿元,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可以容纳近4000个标准机柜,2012年完成一期建设任务,2013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建设“数字蓝色硅谷”,整合现有海洋基础数据、生态环境监控和保护、海洋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建立海洋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共享平台,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科技人员提供共享服务;建立蓝色硅谷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加快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和蓝色硅谷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记者 娄花 实习生 焦红红丛红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