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元寺南边界或得确定

  近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舜井街东侧工地发现古代寺院遗留下的塔头、经幢残块、(覆莲)莲花座等遗物,发现地点位于明代宁海王府遗址的地下及附近。

  本版文/记者 任秀芳 实习生 杨晓雨 图/记者 傅琪媛

  发掘经幢残块留有唐宋时期经文

  据了解,春节过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继续对历下区宽厚所街片区建设工地实施考古发掘。这次发掘的目的除继续探查宁阳王府和宁海王府两座明代郡王府的结构外,将重点放在建设工地西北部靠近省政协的区域,以便寻找到济南府城内开元寺的南界。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近几天的发掘,考古工作人员连续在唐宋时期文化层中发现一些佛教遗物,如石雕莲花座、经幢残块、残塔尖、八棱石柱等。其中,一块经幢残块上留有“罗刹鬼神布单那羯咤……大刹利种家生,或得豪贵……尊胜陀罗尼,犹如藏摩尼之宝……善净,得生善道,天帝,此陀罗尼……安置窣堵波中,天帝,若有比丘”等字样。据这些残文断字,可推断其原属于一件“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该经为唐代佛陀波利译,按该经经文的说法,若有人诵念及将经文刻写在经幢上,则可解脱罪业,不堕恶道轮回,往生净土,因此唐宋时期兴起刻写此经经幢的热潮,各地多见。在2003年和2006年县西巷考古发掘中,都曾出土这种经幢,2010年还曾在县西巷南端管道施工时发现原址保存于地下的唐代经幢座。

  不明柱状物身份待确定

  记者在现场看到,共五个坑,工作人员准备向北、东方向继续挖掘。从南方向的第三个坑中,有三处房屋地基,大小不一,从地基的形状我们可看出,这些房屋面积不大。正是由于其房屋很小且工艺并不精湛,工作人员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开元寺衰落时期的民宅。

  在北面第二个坑,有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耐心挖掘着一个柱状物体。考古专业人员向我们介绍,就形状判断,这个物体可能是经幢或佛教中的石柱子,“但这个物体上没有字,就经幢来说,很少有这么不进行加工的。”“具体是什么还要等挖掘出来才能确定。”

  随着这些与佛教相关的物品一件件被挖掘出来,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现有的发现和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查阅,他们下一步将会向北、东方向进一步挖掘。

  开元寺南边界

  或曾到宽厚所街

  据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2003年和2006年,县西巷两侧曾发现众多佛教遗存,证明该地存在一座始建于北朝晚期的寺院遗址,唐代时,该寺院改名为开元寺,成为唐宋时期济南城内最大的寺院。至明代初年,开元寺地块被政府占用,僧众才被迫迁徙,一部分到了县西巷北端的康和尚院,即今钟楼寺遗址一带;另一部分迁徙到了城南的佛慧山中,将佛慧寺改名开元寺,延续香火至上世纪50年代。开元寺原址中心地带后来被用作明清时期知府衙门,现在为山东省政协所在地。

  这次新发现的佛教文物大都在明代宁海王府范围内的地下文化层中,工作人员初步推测唐宋时期开元寺的南界可能一度到达过这里,可见该寺规模之庞大;明代官府并未占用开元寺全部地界,因此到明代中晚期,宁海王府局部建设在开元寺遗址上方。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重点部分做更细致发掘。去年底和今年初,与此次发掘区仅一路之隔的舜井街西侧工地发现了北朝晚期精美的菩萨像,但未能实施考古发掘,殊为可惜。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