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向民众让利,才能反哺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05:50  重庆时报

  

向民众让利,才能反哺民生
本报评论员李妍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李稻葵近日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内需,扩大内需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两个方向非常重要,一是真正要拿出一些真金白银去补助社会底层的人群;第二,公共消费型投资可能会加强,公共消费型投资表面上看是投资,实际上是消费,这些公共消费的提高需要投资,如果多做这种投资可以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内需。

  这些年来,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话题由来已久。以提振内需发动经济引擎,无论在学界还是政府,也逐渐达成共识。但一系列扩内需手段之下,内需市场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就显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6%,虽然仍在上升途中,但增速相比2010年却放缓了2.2个百分点。这实际上也从另一个层面印证了,居民消费比例在强势增长的GDP中,依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局面。

  内需调节成效不彰,民众不敢放手消费,原因无他。还是因为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诸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市场消费,极大地挤占了其他领域的公众消费。在收入增长缺乏预期的情境下,每个理性的经济人,都明白“钱要花到刀刃上”的道理。只要社会尚未完善福利兜底,民众就会为自己建立起一套必要的保障,用开源节流实行自力救济,在其他消费上精打细算。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就更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构筑兜底保障,更遑论投身消费市场?

  正是在这种情境下,李稻葵提出扩内需要“拿出真金白银补助社会底层人群”,实际上就是希望以公共政策等形式,为民众构筑完善的社会保障,让利于众、还富于民。从而让公众,特别是底层民众能够对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领域,保持信心,最终放心投身消费市场。而要让这样的善政落地,社会财富真正向民众倾斜,恐怕更多地,还需要在消费市场之外实行改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所说的那样:“要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同步提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家经济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征就是:GDP的连年高速增长以及国家财政收入的水涨船高。但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却首次提出了“一升一降”,即降低GDP增速,加快改善民生的步伐。GDP的速度降下来,就是以质量代替速度,让经济发展更倾向于民生,而不是让财政投入到一些与民生无关的项目中去。只有财政更多用于构筑兜底保障等公共消费,投入更多向普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民众倾斜,市场消费才可能提振,消费占GDP的比重才可能增加,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内需发展市场,才可期许。

  这只是拿出真金白银反哺民生、提振内需的一个方面。要真正让社会经济卸掉包袱轻松前行,恐怕还需要以切实有效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藏富于民,让居民收入跑赢财政收入,居民消费、企业成长能够在低税负的环境中,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某种程度来说,较低的税费其实是一种更高效率的民生投入,既为财政卸掉重负,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与改善,提供了自由空间。实际上,今年两会发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信号,或正是结构性减税的开始。

  当下,“民生”已越来越成为公共政治的焦点词汇。而要真正保障与改善民生,无疑需要以改革的勇气,破除坚冰,从社会保障兜底到公共财政让利于民,甚至收入分配改革、垄断行业革新,都从某种程度上,用真金白银反哺着民生。这既是民众的普遍诉求,也是社会公平的期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