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本公共服务更均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07:10  深圳特区报 微博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基本公共服务更均等,转型成功所系,市民幸福所在。

  现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何体现?重要一条,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生栖于斯,让人感到贴心、舒心,自然令人向往;办事效率低下,所欲所求无人闻问,怎能吸聚人气?放眼国内外先进城市,现代化水平越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就越高。

  就深圳来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重中之重是要均衡布局,实现广覆盖、保基本。

  传统的公共服务布局,是根据户籍制度设计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情况已发生巨变,出现了大量“新深圳人”,无论是企业的员工,还是小微企业的经营者、个体工商业者;无论是已入深户者,还是常住人口,他们都对深圳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都该享有这座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许多“海归”、大学生初来深圳,人生地不熟,我们靠什么吸引并留住他们?不靠别的,正是靠细致入微的基本公共服务,让他们产生在家一样的感觉。“来了,就是深圳人”,既是一种观念,也应当是一种现实的生活。

  尽可能周全地照顾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是现代政府以人为本的体现。深圳一直为此在努力。实行全民医保,外来工及其子女被纳入医保范围;实行全民社保,无论身份和工作为何,应保尽保;出台“失业动态归零”方案,公益性就业介绍、培训等活动、载体与机构遍布全市……继续沿此思路,以实有人口为根据进行布局,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定能“普惠”于所有居民。

  基本公共服务更均等,必须强化以城市发展推动和引领其他事业发展的理念。城市开发到哪里,聚居区拓展到哪里,基本公共服务就应当延伸到那里。如果后者的布局远远跟不上前者的步伐,房子盖起来了,居民住进去了,但市政道路、红绿灯等基本设施却迟迟未见;工业园区建成了,公共交通却长年付诸阙如,卫生保健、基础教育、法律服务、社会治安等公共资源稀缺,这样的状况,当然谈不上“均等”。克服和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必须根据城市功能区划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及时甚至超前布局,统筹安排,整体考量,配套推进,居住品位与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自特区一体化启动以来,深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以“地铁时代”的到来为标志,全市整体功能快速提升,各区域迅速成为一张有机联系的大网,仿佛打通了整个城市的“经络”,发展的“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角落。伴随这一进程,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也陆续到位,外来工子弟学校、自助图书馆、社康中心如雨后春笋出现。把城市作为整体来经营,中心区要好,其他城区、尤其是原关外地区更应“补课”;新建区要好,其他老社区、特别是“城中村”也要提升;居民区要好,工业园区、商务街道区也不得落伍。按照中心区的标准,将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有序铺陈到所需要的部位,全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才会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福祉。

  老有所养,少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治;风雨中送你一把雨伞,寒冬中送你一杯热汤……公共服务更均等,深圳在路上。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