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卧虎山水库四支流遭遇垃圾农药围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9日04:50  舜网-济南时报 微博

  

卧虎山水库四支流遭遇垃圾农药围困
□统筹:刘峰 □采写:本报记者 卢明 实习生 陈彦杰

  在3月19日召开的“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上,市长杨鲁豫提出要在河道综合环境、河道水环境质量等多方面进行提升。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仲宫镇泉沟河污水横流。3月28日,记者探访发现,泉沟河又脏又臭,堆满垃圾,进一步追踪发现其汇入锦绣川,最终流进卧虎山水库。记者随即在仲宫大桥周边进行调查,发现另有两条污水河未经处理流进卧虎山水库。

  作为济南“三大水缸”之一的卧虎山水库主要为南郊水厂提供原水,供水范围主要包括舜耕路以西、经十路以南区域,正常情况下可为济南30万居民提供用水。为了保证市民的用水质量,卧虎山水库正在进行“分层取水”改造,南郊水厂也在3月28日开始停水。卧虎山水库改造工程预计为20天左右,改造完成后,农田灌溉、保泉和城市用水将根据情况进行选择,保证居民用上其中水质最好的水。

  仲宫镇泉沟河污水横流气味刺鼻,村民不堪其扰

  条污水河汇入锦绣川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仲宫镇泉沟河污水横流。3月28日,记者探访发现,泉沟河河水为青黑色,河道内布满各种垃圾,有多个排污口源头是两个直径约1米的排污管道,小河汇入锦绣川,最终流进卧虎山水库。

  【现场目击】

  小河源头是两个排污口

  泉沟河自北向南穿越仲宫镇区,位于仲宫商业街的西小桥将泉沟河分为两段。记者探访时发现,西小桥以北的上游河段已经干涸,桥以南约800米的河段内流着青黑色的水。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几百米的河道内堆着各种垃圾,有塑料袋、牛奶盒等生活垃圾,也有鱼头骨头等餐饮垃圾,在下游河段还发现了一只已腐烂的狗的尸体,东侧河沿还有一处旱厕。

  上游干涸,下游哗哗流水,水从哪里来?自西小桥南约300米处进入河道顺河而上,一路上刺鼻的气味让记者觉得有些眩晕。十几米长的河沿上有大大小小约20个排污口,大的直径二三十厘米,小的直径近10厘米。在桥底东西两侧离河道1米多高的地方,各有一个直径约1米的排污口,夹着刺鼻气味的污水正哗哗流淌,桥东侧还有几个直径二三十厘米的排污口正流着污水。

  【村民叫苦】

  天天闻臭味,井水不敢喝

  记者了解到泉沟河下游河段穿过西郭村。西郭村村民王女士家住在泉沟河西岸,她告诉记者,因为河水太脏,她连家里的井水都不敢喝了,“井里的水就是洗衣服、洗脸用,喝的水都是从山上拉下来的。”她说,村北的住户都能喝上自来水,村南因为没管线只能去山上拉山泉水。“镇上下水道里的水、岸边商户家里的废水,都往河里排,很多垃圾也直接往里倒。”西郭村的赵大爷说,泉沟河存在这种状况已经很多年了。住在河边的村民深受其扰,“冬天还好点,夏天蚊子苍蝇满天飞,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臭味。”另一位住在附近的大爷向记者反映,每隔一段时间河里都会流出黑红色的水,气味特别刺鼻,“应该是有化工厂偷偷往里面排放污水。”

  【继续追踪】

  医院废水疑似从断口中流出

  看到源头后,记者沿河沿自西小桥顺流而下,走了约10分钟,发现泉沟河最终汇入一条东西流向的大河,这条大河就是锦绣川。自汇合处记者沿锦绣川一路西行,约半小时后到达仲宫大桥附近,穿过仲宫大桥就是卧虎山水库。这一段约2公里的河道内堆满各种垃圾,涓涓细流穿过村民在河道内开垦的菜地朝卧虎山水库方向流去。

  在泉沟河西侧河沿上,埋着一条直径约30厘米的排污管道,自西小桥到锦绣川约800米的管道有六七处断口,其中最大的一处断口长四五米,有几处断口正在流着污水。

  多位村民向记者反映,历城区人民医院处理的废水就汇入西侧河沿有多处断口的管道中,“断口里流出来的污水就有医院排放的。”村民指着西侧河沿的一处管道告诉记者,“这就是医院的排污管。”记者看到,在这条管道西侧十几米的地方就是医院的污水处理厂。

  【医院说法】

  医疗废水生活污水一起处理

  医院的废水到底有没有排入泉沟河?对此历城区人民医院总务科相关负责人说:“医院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是24小时工作的,废水在排出医院前都经过严格的处理,达标后才排放。”该负责人说,目前医院的生活废水和医疗废水都进入医院的污水处理厂,按照医疗废水标准一起处理,“处理完的废水并入污水管网再汇集到污水处理厂作处理。”

  在医院的废水处理厂,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的废水都集中到这里,按照生活污水标准处理。”在污水处理车间的墙上记者看到了生活废水的处理规章和工艺流程等。

  该工作人员介绍,污水处理完后有一条专用的管道,记者与其多次核实后确认,该工作人员所说的污水管道就是知情村民告诉记者的并入西侧河沿的污水管道。随后,记者又返回泉沟河,在该工作人员所说的污水管道下游几十米的地方,记者看到一处大的断口,管道内的水流进了河里。

  3月30日上午,记者致电济南市卫生局法律监督处,一孟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疗废水的处理有单独标准,不能与生活污水一起处理,“医院自己的处理厂处理完后再汇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官方回应】

  目前没有相关整治计划

  这样一条污水横流的河道到底该由谁负责管理?3月30日上午仲宫镇水利站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他们的重点工作是锦绣川的防洪治理,泉沟河的整治目前还没有计划。

  针对河内污水横流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水利站主要负责河道治理,污水处理方面主要是镇建委负责。”

  随后,记者采访仲宫镇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仲宫镇的污水都通过地下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西郭村里的生活废水目前不好收集,只能自行排放。”

  当记者告知该负责人,在西小桥下有两个直径约1米的大污水管道往河里排水时,他表示,污水处理具体应该是由环保部门负责,目前建委并未设置这一部门,“目前只有环卫所是负责环境卫生的”。“按规定,污水应该汇入管网流入污水处理厂。”该负责人说,他们会先派人到现场看看情况。

  条污水河绕处理厂而过

  一负责人称只处理管网内流进处理厂的污水

  4月5日,记者沿泉沟河、锦绣川顺流而下,发现在仲宫大桥东侧、锦绣川北侧河畔就是污水处理厂。记者沿污水处理厂走了一圈,在北侧又发现一条污水河,两条污水河绕过污水处理厂在仲宫大桥南侧汇流。

  北侧的污水河是一条宽约1米的水渠,渠内的水已经变成青黑色,走在水渠边上臭气熏人,记者只得捂鼻前行。一个菜农用石头和泥巴将水渠截流,正在用渠内的水浇菜。记者看到,浇过水的青菜全变成了黑色。这位菜农告诉记者,这条水渠变成这样已经很多年了,“主要是酒厂里排出的废水,还有农民家的废水。”

  记者沿水渠而上,走了几分钟后看到水渠正上方建了一处旱厕,厕所内的粪水已经流到水渠内。记者沿水渠继续探寻,在仲南村南侧发现一处垃圾场,水渠穿垃圾场而过,渠道内到处是塑料袋、牛奶盒、用过的厕纸等生活垃圾。记者仔细寻找后发现,水渠的源头就是垃圾场内的一处地下管道。从附近经过的仲南村两位大婶告诉记者,这里是仲南村的垃圾场,村民的生活垃圾都往这里倒,“地下管道是酒厂的,污水主要是酒厂排出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村民家的废水。”

  记者沿村民指引的方向一路寻找发现,在管道东北方向四五百米的地方就是仲宫镇的一个大酒厂。

  污水处理厂一孔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的污水进入地下管网后,最终汇入污水处理厂,“我们只负责管网汇入厂内的污水。”记者追问旁边锦绣川河道里的污水他们处不处理时,该负责人给出了否定答案。他进一步说:“污水处理厂的管网都是当地镇政府铺设的,我们不知道具体管网的情况,只负责处理当地管网引进污水处理厂内的污水,外面河道的污水只要不进厂我们不负责处理。”

  条污水河汇流仲宫大桥下

  除了绕污水处理厂而过的两条污水河,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在仲宫大桥西侧还发现一条污水河,3条污水河在仲宫大桥西侧几百米的地方汇流。

  记者沿污水河一路向上,走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能找到河流的源头。一位仲北村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条河是从北边一个小水库流下来的。记者一路探查发现,这条污水河穿越仲北村、仲南村的人口聚集区,河道内主要是村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在调查的三四公里的河道内,除了散布在河道内的各种垃圾外,记者还发现四五处垃圾堆积点,在村庄内的两处堆积点记者都发现了成袋的用过的厕纸和卫生巾。

  仲南村的赵大爷告诉记者,这条污水河存在好多年了,一到夏天就臭气熏人,苍蝇蚊子满天飞,“这里面什么脏东西都有,垃圾没处扔,污水没处排,就都在这里面了。”

  小河下游一名种花圃的村民说,这条河穿过仲北村、仲南村以及附近的几个小区,总共有1万多人,“这么多人产生的垃圾废水基本上都随着这条河流进水库了。”

  在仲宫大桥的南北两头,记者还发现有三四个洗车店,洗完车的水就直接流进卧虎山水库。其中一家洗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意好的时候他们每天能洗四五十辆车。

  几百亩农田开垦在河道库区

  专家称化肥、农药都会对水质产生影响

  在仲宫大桥东西两侧,有很多村民开垦出土地种上了蔬菜。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伟林教授表示,种菜用的农药和化肥都会对水质产生影响。

  在仲宫大桥东侧的一处菜地,一位菜农告诉记者,他开垦了1亩多地,种的都是卷心菜,“从种上到收获,一亩地一般要用化肥四五袋,也就是四五百斤,打农药 3次。”

  据该菜农估算,从进入仲宫镇区的桥到仲宫大桥间的菜地至少几百亩。“别看这几百亩菜现在长得好,还要收得及时才行。”他说,一到汛期这片菜地就会被水淹没。

  在仲宫大桥西侧也有很多菜农都在稍微高的地方开垦了菜地,一位正在翻地的菜农告诉记者,他开垦了3亩多地,种了芸豆和卷心菜,“能不能收就看过段时间水的大小了。”记者看见他正在翻的地里面撒满了牲畜粪,菜农介绍,菜地都要撒底粪,1亩地需要3车底粪,还要再施化肥。“水大时菜地就被淹了,开荒就是碰运气。”菜农接着说。

  菜农使用的化肥等肥料会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对此国伟林教授说:“水库边上开垦的农田,平时使用的化肥地表留有的部分,在下雨时会形成径流,流进水库,化肥含有的氮磷成分对水质影响大,容易造成水变绿,出现富营养化。”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田间地头和小河里都有废弃的农药瓶。对此,国伟林教授说,农药废弃瓶子含有有毒成分,应该单独收集处理,直接扔进河中容易造成水成分中含有有毒元素,对人体造成伤害。

  【相关链接】

  卧虎山“分层取水” 最好的水给居民喝

  3月28日,卧虎山水库进行“分层取水”改造,同时南郊水厂开始停水。卧虎山水库改造工程预计为20天左右,改造完成后,农田灌溉、保泉和城市用水将根据情况进行选择,保证居民用上水质最好的水。

  卧虎山水库相关负责人称,水库好比一杯鸡尾酒,每一层的水质都不同,分层取水就是定期从中选择最好的水层,保证居民用水。分层取水的工程改造,在之前的水库除险加固中就已经实施,现在主要是将之前建好的取水口和出水口进行连通,这一段大约为20米。记者了解到,“分层取水”改造是在水库中蓄积水的不同深度修建1米×1米或者2米×2米的取水口,然后根据需要打开不同深度的取水口取水。目前在水库海拔108米、115米、122米处各修建了一个取水口,除了海拔108米处的取水口面积为2米×2米外,另外两个取水口面积为1米×1米大小。

  卧虎山水库管理处工作人员称,之前无论是农田灌溉、补源保泉还是城市用水,全都来自海拔108米处的取水口,不能对不同层次的水进行分层取用。进行分层取水改造后,至于哪一层水更好,可根据水质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在不同的水层上取水,保证居民始终使用的是更好的水质的水。(记者柴颖颖)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