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将创新型人才培育融入区域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8日04:31  光明日报

  在5月4日至9日举行的江苏省首届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3个项目比赛中,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夺得物联网、机器人两个赛项第一名。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是由“985”和“211”高校为主体的竞赛,作为全国唯一一所连续十年参加该项比赛的高职院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派出的代表队在2007年获得了季军。

  一所高职院校,为何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创新力?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勇教授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学院主动承担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抓住工科类高职特色,以创新教育项目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试点”创新实验班

  在逆向技术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实训室,数控技术专业的4位创新班学生围坐在一起,跟项目导师徐安林商讨一件新产品的设计方案。作品展示橱窗内,陈列着风力双向推料装置、涡轮增压器的叶轮等样品。徐安林介绍,这些产品都是学生自己完成产品设计、虚拟加工后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通过五轴联动技术一次性装夹切削出来的,“高职院校学生精通这一技术的,在全国都很少见。”

  在苏南各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从2010年开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法,在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市场营销四个专业组建创新试点班,实行24人小班化教学。目前已有8个班级、192名学生参加了试点。

  在试点班,学生每学年上三学期的课,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都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项目。戴勇说,针对试点班学生,学院专门建设了电子创新实训室、创业实训室等四个实训室,教学资源优先服务于试点班教学已成为学院共识。

  创新教育试点催发学生的创新力产生“裂变”。物联网专业的创新班学生跟着导师做项目、搞科研,与导师一起成功开发出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目前江苏省内已有8所学校购买。

   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在数控技术综合实训室,记者见到了生产性“机器人”。在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机器人”按照指令,挥动机械手,循着路径自如地完成任务。“这是柔性制造系统,学校花几百万引进,既能用于生产又能用于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摸得着’机器。”控制技术学院副院长黄麟介绍说,企业对自动化生产的诉求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与科技前沿接轨,学校加大了实训室建设,引进先进实验设备,目前设备投入累计已达1.2亿元。”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是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的关键。”戴勇说,学校深化教学和课程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学”、“ERP沙盘模拟经营”、“创业综合实训”等必修和选修课,每个专业也都开设了与创新项目相结合的1至2门必修课。同时,邀请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等名人来校“开讲”,每周一次的“星期二讲堂”、“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科技文化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第二课堂”。

  “只要有太阳,车子就能跑,而且还能折叠,节能又方便。”电子信息专业31032班学生孙凌霄边介绍,边向记者展示他正在申请专利的光伏自行车。学校团委书记徐悦告诉记者,在加大实训的同时,学校通过创新教育项目,使师生间形成亲密的“师徒”及“伙伴”关系,在技术研究小组的团体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自2004年启动创新教育项目以来,学校共立项创新教育项目9批、184项,结题137项,参与学生达2000余名。其中由学生参与或主持的15项专利申请项目中,有9项已授权,1项已实现技术转让。

   增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

  无锡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制造业高地,也是物联网产业的领军城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建立了物联网技术学院,以及包括传感器应用与检测技术、RFID应用、物联网项目集成等8个实训室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基地;老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对60多家企业的调研,设置了适应企业需求的12门专业课程。

  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先后有30多家企业向学校捐赠了31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共建实验、实训室,不但解决了学校的装备问题,提升了教师的执教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前沿技术,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近5000平方米的“智能工厂”用房正在加紧建设。戴勇告诉记者,“智能工厂”建成后,将解决装备制造企业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实时感知和质量追溯”等难题,并将作为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争取建成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李 锦)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