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企“烧钱”旅游地产(1)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1日02:39  新京报 微博

  原标题:房企“烧钱”旅游地产(1)

房企“烧钱”旅游地产(1)

世茂·御龙海湾是目前国内单一开发的最大度假综合体项目,投资额高达500亿元。

房企“烧钱”旅游地产(1)

多家房企在海南掘金滨海旅游地产。雅居乐清水湾开盘至今销售已超200亿元。

  另辟蹊径是不少房企在本轮楼市调控启动后的普遍动作。在住宅市场以外,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大行其道。在这其中,房企对旅游地产的偏爱也凸现出来。

  从白山黑水到海南椰岛,从山东黄海之滨到云南苍山洱海之间,旅游地产可谓遍地开花。有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进入旅游地产资金高达2600亿元。

  旅游地产,是房企业务新的甜蜜增长点,还是会被吹出泡沫留下隐患?业内外很关注。

  地方与房企“双赢”梦想

  2600亿。根据旅游财富网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旅游地产投资上亿元的签约项目近70个,总规模超过2600亿元。

  而从单个区域市场看,云南省目前就吸引了包括万达、世纪金源、中坤、龙湖、方兴地产、中弘股份等几十家企业。旅游地产,今年很热闹。

  旅游地产本身不是一个新话题。无论是万达、华侨城、中坤,涉猎旅游地产已经多年。但在本轮楼市调控启动后,更多的房企从主动应对到被动调整,都开始更多地涉足旅游地产。

  由于旅游地产所依赖的旅游资源更多地位于三四线城市,房企向旅游地产的发力,一方面避开了住宅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也避开了作为调控重点的一二线城市。

  对于地方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来说,房企的进入就意味招商引资的成功,意味着可以期待的税收、就业等等。因此从很多细节就能看到地方政府对房企进入的重视。例如,某旅游度假项目奠基,从省到市县,主要领导全部出席。房企获得旅游地产项目,地价也更为优惠。根据媒体报道,在云南西双版纳,多数土地价格在每亩50万元左右,而某家企业的拿地成本只有每亩20万元。

  房企以财力和能力换资源,地方以资源求关注、换发展,旅游地产因此在多地扎根开花。

  旅游地产需去“地产化”

  对于目前旅游地产开发,特别是部分城市近乎扎堆的开发,业内人士认为这难免造成市场的供大于求。

  一位熟悉西双版纳的房企老总就对记者表示,先期房企的进入已经带进去很多外地炒房客。而如今更多企业的进入,未来大量市场供应的形成,能否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很不乐观”。目前,在西双版纳一地,就汇聚了世纪金源、万达、中弘、雅居乐等房企,项目动辄几千、上万亩,“未来肯定少不了外地投资客进入”。

  除了对投资客炒房助推泡沫的担忧,还有专家认为,旅游地产目前地产味太浓。而目前房企旅游地产主要获利还是来源于物业销售,或者说这是主要资金平衡手段。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就表示,旅游地产不是简单的地产加旅游的概念,需要房企更强的资源整合,更高的规划及运营能力。

  北京一家旅游规划公司总经理还认为,目前房企“圈资源”的初衷很重,而在开发过程中,旅游地产项目开发过于强调国际化,而不是本地化,远离了本地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对项目所在地来说并非幸事。

  ■ 模式探索

  模式1:“下海”

  滨海地产 投资动辄超百亿

  在旅游地产中,主打“滨海资源”是最为普遍的。记者了解到,依托优越的滨海资源进行旅游、度假地产开发可谓是国内最早、最流行的旅游地产模式,典型代表为海南三亚。

  叫板三亚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掀起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以泡沫破灭告终。而2010年初,海南被国务院确认为“国际旅游岛”至今,地产开发热度飙至新高,雅居乐清水湾开盘至今销售已超200亿元,堪称公司“提款机”。

  三亚的榜样力量使全国东部各沿海城市纷纷以发展“滨海旅游地产”作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发动机,涌现出一批叫板三亚、投资超过百亿元的大盘,而其目标客户几乎都以外地客户为主。

  其中,最为知名的有:世茂集团在大连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的世茂·御龙海湾,总投资高达500亿元;佳兆业在辽宁东戴河新区的度假项目,预计投资达500亿元;金融街集团在广东省惠州巽寮湾投资的金融街·巽寮湾,总投资预计达200亿元;河北卓达集团在山东文登的卓达·香水海项目,也预计投资超百亿元。

  开发周期多超5年

  记者从上述项目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公司在拿地前几乎都考察过三亚的土地,但最终都选择了放弃。业内人士指出,三亚地价过高,房价更被提前炒热,而政府受到土地出让指标的限制,使可出让的成片土地稀少是主要原因。

  “三亚海洋资源优越,但缺乏四季生活、日常居住的条件。”世茂·御龙海湾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世茂·御龙海湾是集团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占地200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000公顷,填海面积1000公顷,是中国目前单一开发的最大度假综合体项目。据悉,世茂该项目的总投资500亿元,整个建设周期预计5-10年,全部由世茂集团自己投资、开发、建设。其目标是打造一座“海上之城”,规划的82项商业、生活配套一反滞后住宅的“行规”,正与住宅项目同步修建。

  记者还从龙湖地产获悉,其位于山东省烟台养马岛的龙湖葡醍海湾5月中旬入市。今年龙湖将推出8个度假项目,其度假产品“山·海·湖”系列目前已经形成了近百亿元的销售规模。

  “投资额大不代表就有泡沫或烂尾风险,大项目开发周期一般在5-6年以上,主要看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开发经验。”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王永平表示,滨海开发中投资几百亿的项目总体上还比较少见。业内人士分析,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被引入的开发商也可以在资金借贷上获得银行支持;但目前海南的国际旅游岛还处在概念阶段,“旅游滞后,地产热炒”也需引起警惕。

  “模式尚在探索,房企投资要理性”

  ●王永平(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

  旅游地产的主体功能是旅游,回报特别慢,开发商会要求地方政府给他们配套一些可以销售的、用以快速回笼资金的住宅、商业,来“养”旅游地产,这也是其向政府拿地时候的“筹码”。

  比起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的开发不算热,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形成的规模效应也不大,只有少量开发商进行大体量投资。

  现在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看住宅市场不行了,就开始向其他产业地产发展转型。但也需注意,这些新兴的产业在中国不是特别成熟,商业模式还在探索当中,所以投资一定要理性,而非赶什么“风潮”。

  (下转B11版)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