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1日02:39  新京报 微博

  原标题: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丁新巡房出来,产妇家属都会为她让路。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丁新(左)从腹部切口将孩子从母亲的子宫里取出后,递给助手进行进一步处理。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躺在手术台上的孕妇被麻醉后,丁新开始进行手术准备。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一个由丁新接生两天的婴儿,正在襁褓里安静地睡着。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当地医院妇产科的门是两块蓝色的帘子,非常简陋,苍蝇很容易进入室内。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妇产科每层楼都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孕妇每次如厕,都非常折腾。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一名产妇被家人送进医院。不远处由北京援建的新医疗大楼即将封顶。

丁新:沙漠里的新生儿守护者

由于语言、文化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援疆一年多,丁新渐渐习惯一个人独自安静地打发时间。她说,最大的“敌人”是孤独。

  姓名:丁新

  性别:女

  年龄:四十六

  工作地点: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

  职业岗位:妇产科医生 异乡工作时间:一年多

  2012年5月19日13时,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躺着一位维吾尔族产妇,等候着援疆医生丁新为其实施剖腹产手术。

  这是周六,原本休息的丁新,临时被召唤到手术室。援疆一年多的时间里,24小时随叫随到对她来说已是一种常态。

  麻醉师在进行着手术前准备工作。换好绿色手术服的丁新坐在手术衣物间的床沿上。蓝色的窗帘被风不断掀起,室内忽明忽暗,丁新无意识地踢着桌子腿。突然,桌子上的手机响了,是北京的一姐们打来的。接完电话,笑容在丁新脸上停留很久。

  麻醉师开始对孕妇进行麻醉,丁新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前的消毒,一遍、两遍、三遍。丁新不断地提醒协助她的三位维吾尔族女医生,要仔细消毒。

  丁新说,在她来之前,这个医院很多手术环节的操作不规范。所以她必须对每个细节反复地予以纠正,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孕妇进入麻醉状态。手术顺利进行:切开子宫,排出羊水,丁新右手伸入,孩子的臀部从母亲的身体里露出,紧接着整个身体被顺利取了出来。丁新在孩子的脖子上捋了几下,孩子发出了啼哭声,一个健康的生命诞生了。

  从下手术刀到取出孩子,仅用了10分钟。维吾尔族女医生说,经丁医生的手术出生的孩子100%健康。当地很多维吾尔族人都能叫出丁新的名字,因为丁新接生的那数百名新生儿的亲属已经把她的名字传播开来了。

  医院的妇产科楼仅有两层,房间水泥墙布满白色的从墙体里析出的盐分。这里的地下水含盐量极高。由于地下水不能饮用,医院的饮用水很紧张,丁新都自己带水。

  丁新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米。一张诊断床,一张桌子,两个柜子。桌面地面覆着一层薄薄的黄沙。这里一年四季沙尘不断,细细的沙子随着几乎永不停歇的风侵入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扫好几次,却永远扫不尽。 “一年吃上几斤沙子很正常的”,丁新笑着说。

  换上白大褂,丁新开始巡房,一位维吾尔族护士担任翻译。两层楼十几间病房被患者占满。丁新现在能够用简单的维吾尔族语言和患者交流,不过更深入的沟通必须通过翻译,因为对于病况的了解和分析不能出任何差错。

  医院病房条件罕见地落后,厕所连门都没有,无论在哪个病房都避不开浓重的异味。病房内,石灰墙污渍斑斑,很多地方石灰层成片脱落。不过透过妇产科窗户往外看,不到百米的地方,由北京市投资近亿元援建的四万平方米的新医疗大楼封顶在即,等到大楼整体完工,先进的医疗器械也将逐步配备到位。新楼建好后,会吸引更多的产妇入院生产,医院压力会很大。丁新有些担忧,因为当地的医疗水平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丁新于2010年12月25日从北京妇产医院来到新疆,原计划援疆一年。但2012年春节过后,她又主动申请延长援疆一年。

  丁新说:“也许到时候我还得留下来,等这里的医生队伍达到要求了,我才能放心地回家,再回到北京的岗位”。

  ■ 播报

  北京援疆“软硬兼施”

  新京报讯 (通讯员孙浩 李晓军) 5月30日上午九时三十分,新疆和田。随着一台台数字影院设备的发放,一批数字影院将落户新疆和田地区“一市三县”的每一个村庄。

  当天上午,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一市三县”(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村村数字影院设备发放仪式和创编“于阗乐舞”歌舞剧签约仪式先后在和田举行。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启动2012文化援疆计划,从软、硬件两个方面,推进文化援疆工作。

  维吾尔族聚集的新疆和田地区是国家扶持的特困地区。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安排专项资金两千余万元,为和田地区“一市三县”894个行政村配备数字影院放映设备,在当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

  随后,为和田创编的“于阗乐舞”创编工作正式启动。北京市文化局将组织全国优秀创作团队为和田“量身定做”一台富有民族特色、展示地域文化的大型歌舞史剧,促进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新京报记者 陈杰 摄影报道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