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控烟为啥就那么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1日03:39  河南日报
控烟为啥就那么难?

5月31日,志愿者在上海街头佩戴“被吸烟、我不干”的控烟“蓝丝带”。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昆明5月31日电 每年到了“世界无烟日”,各地都会集中举行控烟活动,宣传吸烟的种种危害,劝导“烟民”戒烟。但年复一年,虽然吸烟的危害早已深入人心,吸烟人数却并未明显减少,一些明文禁烟的公共场所仍随处可见一缕缕青烟。

  记者一直疑惑,大家都对不安全食品忌惮万分,唯恐避之不及,但香烟这明摆着的不安全食品,怎么就成了那么多人的刚需呢?控烟到底有多难?记者将烟民分了几类,揣测一下为什么控烟成了世界性难题,有无破解之法。

  第一类烟民,是“老烟枪”。老烟枪基本有着数以十年计的烟龄。他们由于长期吸烟产生了依赖形成烟瘾,属于手指头里不夹根烟生活就缺乏幸福感的一类人。这类烟民,是控烟的重点对象,仅是宣传吸烟危害是无济于事的。

  第二类烟民,是未成年烟民。未成年人吸烟,是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不幸的是,报告显示烟民迅速低龄化,越来越多未成年人由于受到不良诱导,成为新烟民,危害身心健康。

  第三类烟民,是以烟标榜身份的烟民。社会上流行着的攀比之风四处蔓延,一些人为了彰显身份,出门随身带几盒高档烟,朋友见面时或是觥筹交错间隙,掏出高档烟相互交换传递。

  第四类烟民,是对香烟作用有误读“误入歧途”的烟民。不少人原本并不吸烟,由于误信了香烟所谓“人际关系润滑剂”“身份识别符号”等作用,才开始吸烟,并乐此不疲地四处发烟。

  第五类烟民,是那些相信抽烟可以排遣空虚、激发灵感等的烟民。这类烟民抽烟只是寻得一种心理暗示和安慰罢了。

  可以看到,控烟确实是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坚持,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式,建立起有效的控烟机制,形成稳定的控烟氛围,而不只是等到“世界无烟日”这天才记起来控烟。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