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屏山移民进入大规模搬迁阶段

屏山移民进入大规模搬迁阶段

  随便找一条街,都能看到搬迁的车辆。

屏山移民进入大规模搬迁阶段

  小小三轮车装满家具。

屏山移民进入大规模搬迁阶段

  背篓也是搬迁工具。

屏山移民进入大规模搬迁阶段

  花花草草一并带走。

屏山移民进入大规模搬迁阶段

  大规模搬迁

  新县城已基本具备入住条件

  老年人

  “我生在屏山,长在屏山,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现在要搬迁,还是有点不适应。”

  中年人

  “我还是很有信心把店继续做好的,再说我们做的面还是很不错的,有很多老主顾。”

  年轻人

  “对于新屏山,充满期待,对于老屏山,很难说再见。”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昨日从屏山县城迁建指挥部获悉,目前屏山移民

  已进入大规模搬迁关键阶段,屏山新县城已基本具备入住条件。

  老人老宅:难以割舍再住些日子

  老屏山县城北正街112号,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四合院——王家院子,整座院落主体建筑保存完好,分前厅,院子,堂屋三大部分,整体建筑面积接近700平方米。院子里现在住着王清泽,刘福秀,王清浦3位老人。“其他三家人前段时间就搬走了,我们还没搬的主要原因是舍不得这里,想再住一段日子,最快都要6月中旬才搬。”刘福秀老人说。

  据了解,王家大院是王清泽老

  人祖辈修建的,并一直传承至今。72岁,出生于中医世家的王清泽老人从小便在这座院子长大。“那个时候一大家人都住在这个院子,整个大家庭人最多时有40多个人,吃饭时要用3张大桌子,逢年过节时,其乐融融的,感觉特别好。”抱着双膝坐在门槛边,王清泽老人说:“我生在屏山,长在屏山,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现在要搬迁,还是有点不适应。”

  面馆老板:既有憧憬又有担忧

  昨日中午,老屏山县街心花园对面的一家食店里,老板和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这家店铺30多平方米,专门卖燃面和抄手等各类面食。“现在人还不算多,以前人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100多斤面,晚上我们都不开门,那时面都卖完了。”面馆老板娘,一名姓徐的大姐说道。

  徐大姐开面馆已经有七八年了,对自己用心经营的面馆,对老屏山多少有点舍不得。“现在要搬迁了,对老

  屏山多少都有些舍不得。再说也不知道搬过去是什么样子,就怕客人没现在这么多,在这里的话,大家都知道我这家店,有很多人都是从离这里主街道很远的地方过来的。”徐大姐说。

  据悉,徐大姐所在的这块区域将要搬迁到新县城11块地,那里汇集着中医院和行政中心等机关单位。“我还是很有信心把店继续做好的,再说我们做的面还是很不错的,有很多老主顾。”徐大姐说。

  80后小伙:新城更好但难说再见

  “现在我才真正发现了老屏山的美,特别是一路上我看到的山山水水。”昨日下午,刚下客车,回到老屏山县城的杨勇说。

  80后小伙杨勇,是土生土长的屏山人,他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新县城有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文体生活,买东西也方便嘛。”据了解,杨勇前段时间就搬家到了新屏山县城,在新县城上班。

  杨勇表示,这次回老屏山,就是想再看看老屏山的老街旧巷,还有以前读过的学校。“在中学读书时,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打篮球,偶尔还会贪玩逃课,那里见证了我的成长。那个时候觉得日子很普通,都没注意到原来老屏山是这么美,以后就只能在照片上看了。”杨勇说,“总之,对于新屏山,充满期待,对于老屏山,很难说再见。”

  屏山新县城:

  基本具备入住条件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日前获悉,目前屏山新县城已基本具备入住条件,城镇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已建成部门移民安置房、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和屏山县人民医院等建筑,屏山中学、金江中学、客运站已投入使用。广电、综合市场、金融、通讯等公共服务设建正在加紧完善。

  9户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完成迁复建,库区交通及电力、广电、通讯等迁复建项目加快推进。门面、营业房置换和大规模搬迁组织筹备等工作有序推进。

  全面完成2.4万农村移民耕地分解到户、安置点切块对接、安置方式选择及协议签订工作。县内金鸭等集中安置点全面启动房屋建设。

  曹鹏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张勇实习生严健峰摄影报道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