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暖留守儿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1日04:59  济南时报
温暖留守儿童

六一节前夕,济南仁品耳鼻喉科医院的医生走进万德镇中心小学,免费为留守儿童做检查。 记者刘天麟 摄

  □本报记者 李永明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父母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市谋生糊口,他们只能从电话或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他们被留在乡下,在孤独中期待父母回到身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留守儿童。

  5月30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由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济南市关工委、济南时报主办,仁品耳鼻喉医院全程支持的“同在蓝天下——— 仁品绿苗送温暖行动”走进长清,走进万德镇中心小学,伸出援助之手,温暖急需帮助的孩子们,仁品耳鼻喉医院的医疗专家为孩子们筛查耳鼻喉方面的疾病之外,还出资帮助家庭贫困的学子,购买崭新的书桌椅,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留守儿童

  不期望有好吃的、好玩的,最希望爸爸妈妈能在身边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青年农民工走出农村,到城市打拼。而他们的孩子,往往由老人照料,留守乡村。据统计,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增加,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

  在山清水秀的长清区万德镇,该镇中心小学校长李德俊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学校留守的孩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学校988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到416人。“这已经占到我们学生总数的近一半了。”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李德俊说,如今,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他们独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但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特殊环境中,给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困惑。“2008年,我们在省妇联的支持下,成立了长清区留守儿童快乐活动成长站。”李德俊说,全校老师一同努力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但当下,孩子们仍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帮助。

  在整洁的校园里,记者看到,上活动课的学生们正在快乐地参加集体活动。记者随机询问10名学生,其中有4个孩子的家长都在外地。“我爸爸妈妈都在杭州打工,一年才回来一回。我想爸爸妈妈。”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告诉记者,他不期望有好吃的、好玩的,最希望爸爸妈妈能在身边。

  仁品绿苗

  除了万德镇中心小学,爱心将延伸到整个济南

  “万德镇中心小学,除了镇上的学生,还有周边乡村的孩子们来上学,最远的学生,上学乘车要20多分钟,有十五六里地。”万德镇党委委员、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石明媛表示,全镇中小学生中现有留守儿童1600人,占到中小学学生总数的40%。“我们一直努力帮助孩子们,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这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石明媛说。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仁品耳鼻喉医院得知留守儿童情况,决定向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济南市关工委、济南时报多部门协作,联合启动了“同在蓝天下——— 仁品绿苗送温暖行动”。

  在启动仪式后,仁品耳鼻喉医院将向长清万德镇中心小学提供200套崭新的课桌和椅子,医疗专家免费为全体学生提供耳鼻喉专业检查,并为20名耳鼻喉疾病患者学生免费救治。同时,仁品耳鼻喉医院还将启动留守儿童助学计划,为学业优秀、家庭贫困的20名学生提供千元全年教学基金。“我们这样的温暖救助行动,不是一时兴起,将持续下去,除了在万德镇中心小学建立援助基地、长期帮助孩子们,还将爱心延伸,拓展到整个济南。”济南仁品耳鼻喉医院院长闫瑞敏表示,留守儿童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

  心理支撑

  除了物资援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树立信心

  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但很多人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地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李德俊说,因此,学校的老师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山东省第四届少儿文化艺术节期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送温暖活动,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牵手孤残儿童、帮教问题儿童,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来关心弱势和特殊儿童群体。”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陈勇表示,仁品绿苗温暖活动,除了物资援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树立信心,快乐地成长。

  仁品医院

  国内十佳连锁耳鼻喉专科医院,将建立留守学生健康档案

  在“帮扶对子”资助贫困学子的基础上,记者获悉,仁品耳鼻喉医院还将设立健康查体套餐,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进行免费查体,并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建立学生耳鼻喉健康档案。

  在对相应群体进行健康普查之后,仁品耳鼻喉医院将根据第一手数据为学生提供免费治疗。

  “我们将设立仁品绿苗行动公益热线,向整个社会推广,主要宗旨是为青少年人群的耳鼻喉疾病进行健康咨询。”闫瑞敏说,仁品耳鼻喉医院为国内十佳连锁耳鼻喉专科医院,医院不仅汇聚了耳鼻喉科的名医,更是与国际耳鼻喉科的产业巨头接轨,引进了各种专业用于耳鼻喉疾病治疗的仪器设备,医院在悬壶济世的同时,不忘自己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始终保持行医济世的责任意识。“关注到外来务工孩子在济上学的情况后,我们医护人员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献出一份应尽的责任。”闫瑞敏表示。

  儿童腺样体及鼻炎患者占六成以上

  医疗专家:学生疾病早发现最关键

  时报5月31日讯 (记者李永明)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在“同在蓝天下——— 仁品绿苗送温暖行动”中,仁品耳鼻喉医院的医疗专家5月30日至31日对万德镇中心小学的师生展开耳鼻喉疾病筛查,结果发现,在接受筛查的700人中,100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耳鼻喉疾病。“这是我们学校著名的小‘鼻涕虫’,他总是在不停地流鼻涕。”万德镇中心小学一位老师领着10岁的小浩文找到耳鼻喉专家,筛查中,医生发现,他患有过敏性鼻炎,需要进行跟踪治疗。“很多家长不太重视孩子流鼻涕等情况,以为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普遍情况,其实,随着环境的变化,现在患有耳鼻喉疾病的小患者很多。”济南仁品耳鼻喉医院院长闫瑞敏说。

  初步筛查的结果显示,30日当天,万德镇中心小学242名师生中54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耳鼻喉类疾病。其中,学生群体病种中,主要是扁桃体Ⅱ度以上肿大、过敏性鼻炎、化脓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

  31日的筛查中,450名师生中,患病人数达到75人,其中儿童腺样体及鼻炎患者占到百

  分之六十以上,耳鸣就有10余人。

  “以儿童腺样体肥大为例,如果长期不

  治疗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发生,也会影响

  孩子的成长发育。”闫瑞敏说,这类疾病需

  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让孩子摆脱病患。

  “我觉得,椅子有时候都比我开心,因为它有桌子陪伴”

  留守儿童:最期待爸爸妈妈回到身边

  □本报记者 李永明

  在“同在蓝天下——— 仁品绿苗送温暖行动”仪式上,13岁的范升悦代表所有留守儿童,感谢提供帮助的叔叔阿姨们。说起自己的愿望,范升悦说,她最想的是爸爸妈妈,最期望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身边。

  她的愿望 爸爸妈妈不再外出打工

  “我走在大街上,看着同龄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父母牵着手,很羡慕。”范升悦说,他们是幸福的,我也想爸爸妈妈,但他们都在外地打工,一年才能回来一次。“这是一个多么香的梦啊,我觉得,椅子有时候都比我开心,因为它有桌子在陪伴,而我呢?只能坐在门外,望着蓝蓝的天空,盼望着爸爸妈妈回来。”范升悦说。

  13岁的范升悦是长清区万德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作为班长,她很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期望爸爸妈妈不再外出打工。”范升悦说,尽管她知道,爸爸妈妈为了她才去外地拼命赚钱。现在范升悦和奶奶一起住,平时由年迈的奶奶负责照顾她。

  在记者面前,她说,记忆中最喜欢的礼物是爸爸送她的一个毛毛熊。“那是爸爸在济南给我买的,我想爸爸妈妈了,就抱抱毛毛熊。”范升悦说,她的生日恰好在春节,每年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她的生日,那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外出打工,可以陪着她过生日。

  他的愿望 能接到爸爸妈妈一个电话

  “我叫马超”,声音怯怯的,8岁的万德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马超,也是一名留守儿童。

  相比其他学生的活泼,马超明显沉默寡言。“你的爸爸妈妈呢?”记者问他,“去干活了。”马超小声回答。

  这个只有8岁的小男孩只有爷爷在照顾他,平时上学的时候,爷爷外出种菜,晚上回家,爷爷给他做饭。“我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他们好几年没有回来了。”马超告诉记者。

  马超的班主任赵老师告诉记者,班里很多留守儿童,但马超是最特别的一个。

  “他爸爸外出南昌打工,在南昌和马超的母亲结识、结婚,生下马超后,把孩子带回济南。”赵老师说,随后,马超的爸爸和妈妈又返回南昌打工,好几年没有回济南了。平时都是定期汇钱回来,马超的爷爷负责照顾孩子。

  “我作为班主任,多次找到马超的爷爷,和他说,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是不行的,可是他的爷爷说,也联系不上孩子的父母。”赵老师说,和同龄的孩子相比,马超明显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为了帮助马超赶上学习进度,她也特意安排一名学习好的孩子作为马超的同桌。

  在马超的脖子上,记者看到,挂着一把钥匙,“爷爷要是没有回家,我就自己打开家门,自己玩。”马超说。

  老师愿望 更多学生不再是留守儿童

  “说实在的,我在小学教书有十多年了,这几年,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赵老师告诉记者,她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明显落后于正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

  现在学习的课程比较紧,回到家,很多家长都会帮着辅导。赵老师说,但是留守儿童都是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年纪大了,无力辅导孩子的功课。“更关键的是心理上的影响,留守的孩子表现相对内向。”赵老师说,因此他们在教学上格外注意,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氛围。

  今年,赵老师班上好多家长外出打工。“我就挨家打电话,劝说一些家长,夫妻两个人哪怕有一个留在孩子身边也行。”赵老师说,她期望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经过学校的努力,现在很多留守儿童家长重新回到孩子身边。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的帮助,也更需要父母的爱。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