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九”逐“天宫”刘旺手控交会对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6日05:59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于松

  发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昨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经天宫一号(以下简称天宫)与神舟九号(以下简称神九)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九载人飞船定于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神九飞行乘组,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三名宇航员的分工也已确定:01号景海鹏作为本次任务的指令长,将在整个乘组中发挥核心作用;02号刘旺主要任务是“交会对接操作岗”(即执行神九与天宫手动对接);03号女航天员刘洋将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昨日17时30分,执行神九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开始加注推进剂。

  武平说,为了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成功,共制订了500多种故障预案,其中涉及手控交会对接的有100多种,均进行了处置演练和全系统合练。

  585秒后自动交会对接

  武平说,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发射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一次自动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首次验证手控交会对接技术,进一步验证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全面验证天宫保障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功能、性能,以及组合体管理技术,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往返运输与补给;进一步考核飞船、火箭和目标飞行器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工程各系统间的协调性。

  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点火发射后,飞行约585秒,船箭分离,飞船进入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30千米的初始轨道,按照预定程序,飞船将完成与天宫的自动交会对接。

  神九与天宫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试验舱工作和生活。组合体飞行中期,将实施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首先,两飞行器分离,随后,由航天员自主控制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再次形成组合体。完成预定任务后,两飞行器再次分离,飞船返回着陆场,目标飞行器转至长期运行轨道。

  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锻炼和休息。

  目前,天宫已进入到高度为343千米的交会对接轨道。天宫自2011年9月29日发射入轨至昨日已稳定运行260天。

  “新老搭配、男女配合”

  武平说,确定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这是经过非常认真和科学地考虑的。相比前三次载人飞行,这次任务的飞行乘组概括讲是“新老搭配、男女配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景海鹏是第二次参加飞行;二是刘洋成为我国首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名参加飞行的。

  武平说,景海鹏再次飞行,主要还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的飞行经验对于乘组完成任务将有很大帮助,使乘组更加坚定信心、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状况。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客观上具备了这种“以老带新”的条件,以后航天员多次执行任务的情况会很常见,这也是航天员的职业要求。

  “这次任务安排女航天员飞行,既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家的一个期盼。”武平说,国际载人航天的经验表明,女性完全可以胜任航天飞行任务。首次安排我国女航天员参加飞行,具有很重要的技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7个国家共50余名女航天员进行过太空飞行。此次女航天员选拔方案为我国独立自主制定。

  返回时站立不稳属正常

  据武平介绍,此次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较长,大约10天。

  为了保障航天员健康,对抗失重环境对航天员健康的不利影响,重点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采取了新的医学监测和保障措施。在前三次载人飞行中主要是监测航天员心电、血压、体温和呼吸。这次任务增加了航天员的心、肺功能和生化等更多医学指标的在轨监测。增配了相关药物和医学保障用品,将定期进行舱内卫生学处理,以确保对航天员健康状况及时监测和对空间运动病等有效预防。

  二是采取了失重防护的相关措施。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的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均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对抗这种影响,维护航天员健康,在飞行中,新增了自行车功量计、企鹅服、套带等对抗防护和锻炼用品,以此来维持航天员心血管和肌肉功能,确保航天员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状态。

  三是采取了对女航天员的针对性措施。针对女航天员的生理特点,在医学检查、锻炼防护等方法上制定专项措施,在飞行程序设计、生活照料安排等方面充分考虑女性需求,以保障她们的健康。

  武平表示,虽然采取了上述措施,但是航天员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失重飞行,再次返回地面后,会不同程度出现立位耐力下降的现象,需要一个重力再适应的过程。所以当航天员返回地面出舱以后出现不能站立的时候大家不要担心,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 相关新闻

  长二F火箭生产1枚需3年

  据新华社电 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大幕即将拉开。从火箭点火到飞船入轨前后也就10多分钟。“神箭”是怎样炼成的?记者专访了航天科技集团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设计师荆木春和总指挥刘宇。

  在业内,长二F火箭被誉为“神箭”。因为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它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明确的0.97可靠性和0.997安全性指标要求的运载火箭。

  1999年,首枚长二F火箭将首枚神舟飞船送入太空,至神九发射前,已先后有9枚长二F火箭在太空写就辉煌。“这9枚火箭当中,发射神三和神八的火箭,有过比较大的改进。”一路伴随着长二F火箭成长、现已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二F火箭总设计师的荆木春介绍。

  2011年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对火箭的运载能力及飞船的入轨精度指标要求明显提高。因此,设计师系统对执行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分别用于发射天宫一号和神八的两枚火箭进行了最大动作的改进。除了火箭壳体外,核心部分几乎是全新的。用刘宇的话说,“改进型长二F火箭几乎是全新的火箭”。

  “正常情况下,一枚长二F火箭的生产周期需要3年。在去年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时,发射神九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就完成了产品生产、验收和综合试验。”刘宇说。几年前,为了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火箭研制队伍一次性地投产了5枚改进型长二F火箭。其中,2枚用于发射目标飞行器(含一枚备用),3枚用于发射神舟飞船。神九发射前,5枚火箭已经发射了2枚。发射神九的火箭,也来自其中。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