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与坏孩子

2012年06月30日03:59  京华时报

  最近4届大赛,德国队全部打进4强,但依然两手空空,他们两次输给西班牙队和意大利队,而且都没什么脾气。在勒夫时代,德国队很难突破这个瓶颈,看上去万事俱备,却一直等不到东风来袭。

  2006年,勒夫作为助教参加德国世界杯,德媒体透露,当时他是球队阵型打法的幕后策划人。世界杯后勒夫正式接手德国队,至今已经6年,德国队打上了深深的勒夫烙印。他重用年轻人,强调整体,并树立了绝对权威。在勒夫的调教下,德国队保持着极高胜率,几乎很少阴沟翻船,每届大赛都是夺冠热门。

  这支球队其实始终缺少灵魂角色——个性球员。德国球员的基本功、团队意识都很出色,可他们总是太乖了点。这有勒夫本人性格的关系,也有选材的关系,还有人说这和目前德国移民球员多、不如以前有血性有关。面对实力在伯仲之间或更强的对手,靠常规战术打法很难打开突破口,这时往往需要一些天才的神来之笔。昨天意大利第一个球就来自卡萨诺的灵光乍现,第二球则是巴洛特利霸气的体现。“巴神”这届比赛可能射丢过10个这样的球,但第11次获得机会时,他依然不会犹豫1秒钟。你可以说他这球有蒙的成分,但看看他进球后脱衣庆祝,霸气外露,就好像是在对拉姆说:“老子就是有种踢这个球!”

  意大利队比德国队多出来的,就是这一点不计代价的个性。“巴神”就像NBA雷霆的威斯布鲁克,尽管他的一些表现总是受人诟病,可关键时刻他就是有大心脏,而且他有多少负面效应,就能带来多少正面效应。靠好孩子可以做成很多事,但当你需要真正干一件大事的时候,你还是得有几个可靠的“坏孩子”。本报记者周磊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