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喝上放心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30日05:20  光明日报

  喝上干净、安全的放心水,是老百姓的真心期盼。但实际生活中,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水量供给不足、水源污染趋势加重、供水净化能力有限等问题日益凸显,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

  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10位常委会委员围绕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饮用水安全达标、水源地水质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问题频频发问。来自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认真回答。

  新标准何时全部达标

  当前,在公共水服务的4.6亿人口中,水质不安全的人口有9800万人,城建直接供水6200万人口中约有3100万人口没有喝上达标的水。

  “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喝上达到卫生标准的放心水、干净水,国家于2006年12月颁布了生活饮用水新的强制标准,并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106项指标最迟于今年将全部实施。目前进展情况如何?”询问一开始,任茂东委员直指饮用水安全达标问题。

  卫生部部长陈竺回答说,新的强制标准指标重点加强了对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控制的要求。根据时间表,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106项指标要实行全覆盖,在地市级城市要覆盖42项常规指标,加上当地重点控制的指标,在县级实现42项常规指标的全覆盖能力。

  “应该说,常规指标全覆盖达标实际上已经保证了基本的饮用水安全要求。当然,我们需要摸清各环节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加大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的能力和水平。”陈竺表示。

   农村水源污染如何解决

  截至2011年,我国农村仍有2.98亿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水质不达标人口占56.2%。此外,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数量庞大,农业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如何采取切实的措施,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逐步处理和减少污染物,标本兼治确保饮用水水源的安全?”严以新委员问道。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回答说,农业水源污染问题,具有累积性、滞后性、隐蔽性和复杂性。农业部等相关部门今后将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持续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能力建设、编制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规划、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措施,共同推进解决农村水源污染问题。

  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农药使用问题,张桃林表示,在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的同时,将加强农药登记管理。“凡是试验中表明对生态环境和水环境产生威胁的农药,一律不予登记。同时,对已经登记的农药也动态地进行安全性评估。”

  地下水超采怎样控制

  我国超过60%的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不仅使地下水源供应能力下降,而且造成地面沉降。“如何遏制地下水超采?”张兴凯委员对此非常关心。

  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坦言,近30年来,地下水开采量过快增加,超采情况比较严重。如北京市地下水供水量已超过全市供水量的70%,北京平原地下水源区地下水埋深年均下降1米左右,应急水源地已全部开启。“如果不加以遏制,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李国英说,今年国务院划定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根据这三条红线,力求在‘十二五’末把全国地下水的开采量控制在1040亿立方米左右。”

  “饮用水安全方面成绩很大,困难很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在专题询问后表示,开展专题询问,将更好地推动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解决。

  (本报记者 殷 泓 王逸吟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