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消费者选购车险有学问 专家详解险种用途及合同条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30日16:15  中国广播网 微博

  

  导语:随着国家新一轮汽车促销政策的推出,更多的家庭将用于购买自己的私家车。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消费者对汽车周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如何选购车险,购买车险时应该注意哪些条款、细节等等。本期《天天315》关注:打开天窗说亮话,明明白白解读车险。

  中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车险和汽车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各界对车险服务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类似车险理赔速度慢、代为求偿难等问题意见也越来越大,还有很多消费者对保险电话销售的骚扰表示不满。

  基于以上问题,《天天315》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卢跃、平安车险副总经理李晓以及理赔部吴涛作为嘉宾,一起打开窗户说亮话,深度解读车险问题。

  车险行业服务跟不上市场变化 消费者认知有欠缺

  站在一个行业高度来说,面对目前社会各界对车险行业种种质疑,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2000年开始车辆开始进入老百姓家庭。过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车辆居多,对车辆的维修和保险相关问题的关注度有限,但是汽车成为老百姓的重要代步工具之后,整个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汽车保险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相关,但是当时的行业没有及时转型,很多服务并不到位。

  另外,民众的保险观念和意识不足。有人认为买五千块钱的车险结果到年底没有出事,他就亏本了,但其实这是好事。保险是互助性的,经营单位要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民众也要提高相关的意识和概念,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在市场还不够成熟时,又出现诸如电话骚扰等一系列问题,这又使得大家对这个行业先入为主造成负面的认识。对于这样的尴尬现状该如何化解?

   郝演苏:目前保险公司经营主体很多,市场也很大。但是市场大了后客人在哪里?每个公司都希望占有尽可能多的客源,于是在销售方法上就会利用一些现代的工具,比如电话销售和短信销售,显然会对消费者构成骚扰,而这是行业需要理性判断和思考的。

  电话销售永远会存在,取消不可能但是可以进行规范。监管部门的制度、行业采取更人性化的手段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因为这是市场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象,而且这只要做得好这对市场的发展是有正面意义的。

  这跟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是一样的,经济发展初期很多些不正常现象都存在,但是如何使不正当、不健康的现象存在的时间周期缩短,这就是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价格战最终伤害消费者利益 合同条款应深入了解

  目前车险行业的操作规范比较欠缺,所以有些车险公司就会打一些所谓的价格战。其实价格战最终伤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在买车之前就了解相关的规则,平安车险副总经理李晓对车险合同的细节进行了解释。

  李晓:事实上车险条款是格式合同,作为格式合同本身,它很难做到完全的通俗化。这就给保险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户很难看懂条款的内容,那保险公司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把这些专业的术语传递给客户呢?这是保险行业需要去提升的地方。作为被保险人也要对保险条款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购买车险时,主要应该做到两点。

  第一,在投保的时候就要关注条款。不能在买的时候不看,等到理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理解有误。

  第二,看条款也有侧重点。对于条款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额、赔偿处理等,这些都是条款中跟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内容,需要消费者去仔细研读。

  从法律角度来说,保险法目前正在征求社会意见。在保险法的司法解释中,也对保险公司如何履行如实告知业务做了明确的要求。

  作为保险公司来说,如何更好的履行义务呢?除了把这些条文塞给消费者就不管不顾之外,国际上其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比如日本和台湾,把条款当中的核心要点进行翻译,用一些简单的网络语言配一些插图,让大家能够像看连环画故事一样了解条款中的核心内容,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得懂记住。

  在这个问题上,保险行业可以做的空间很多,消费者也要对条款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如果双方都能配合起来,那么在购买之时很多的困惑都可以消除。

  不存在"全险"一说 选择险种应与自身能力相匹配

  车险里面有没有全险一说?

  李晓:很多人都希望买一份所谓的全险,但实事求是的说,车险里面没有全险。

  车险条款是主险和附加险构成的,即使消费者买了所有的主险和相关的附加险也不是一份全险,因为它都有责任免除,有保险公司不能承担的部分。所以事实上来说,每个车主是根据自己的风险需求,在所有的主险附加险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险种组合,得到一份综合的保障。

   郝演苏:事实上所有的保险,比如人身意外险健康保险,只要和风险有关的保险都有责任免除,所以理论上全险不存在,但是一般老百姓俗称的全险是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交强险上午组合。

  李晓:大家可能会问,我怎么选这些险种?哪些又是适合我的呢?一般大家应该了解四个主险。第一,车损险,是保车主的车,但是车损险中也会有一些责任免除,比如地震。基本上所有的车险中地震都是一个除外责任。

  第二,第三者责任险,是保除了本车以外其他的财产和人员伤亡的。

  第三,盗抢险,是针对整车被盗窃、被抢夺而承担赔偿责任的。

  第四,车上人员,发生事故时,这一险种可以承保标的车辆上的司机和乘客。

  以上四种主险涵盖了日常遇到的大多数损失;另外还会有一些附加险。有人问,为什么不把附加险比如玻璃破碎、车身划痕、自燃、涉水等写到主险当中去呢?反正都是车的损失。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车辆遇到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有些附加险对一部分车主需要,对另一部分车主却不那么需要。举个例子,南方下雨多,可能涉水的风险就会高,老旧车辆可能才需要买自燃,有时车的保管环境不是特别好,经常要路边停,那就可能要买划痕附加险。不同的消费习惯、不同的驾驶习惯、不同的车龄、车况都会造成不同的保险需求,所以我们把这些个性化需求通过附加险的形式来体现,消费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附加险种很多,有30多个,个人消费者可能主要接触有10个左右。还有一些其他类型比如服务类的附加险,比如送油送电还有提供拖车服务等等,这些已经不是本身车辆的损失,消费者如果希望有更好的服务,他也可以选一些这样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类附加险是所谓的特约条款。举个例子,因为风险对不同的人来说承受程度也不一样,消费者想支付的保费多少也不一样。有一个特约条款叫做可选免赔额,如果消费者认为小事故自己可以担,比如说五千块钱以下或者两千块钱以下的损失可以自己担,那么保费就可以降低很多,这就是可选免赔额。消费者选择时第一要匹配的风险,第二匹要匹配经济能力,第三,匹配服务需求进行选择。

  平安车险理赔部吴涛:根据我掌握的数据,55%的消费者投诉都是因为消费者对免责不了解。很多客户都说我买的是全险你为什么不赔我?我觉得保险这个市场应该是互动的,不应该仅仅取决于保险公司。有消费者跟销售人员说要买全险,销售人员说我这儿没有全险只有套餐组合,那消费者往往会不选择买而去寻求卖全险的销售方,所以很多销售人员就以全险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其实这是一种销售误导,无疑中搅乱了行业标准。

  交强险必须购买 选择险种搭配有原则

  到底车损险的含义是什么?

  李晓:车损险是大家最重视最关注的一个险种,同时也是保费支出中比较大的一个险种,主要是保障车辆本身,主要的保险责任范围是碰撞、倾覆、火灾、爆炸列明的自然灾害。

  消费者在投保车险的时候,车主通常除了这个投保交强险之外,通常还有哪些险种选择比较多?

  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卢跃:我们国家的交强险是国家强制购买的,除了交强险之外,其他我们称之为商业险。商业险里有车损险、司乘险等等,消费者在选择险种时可以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

  第一,购买的险种和风险要匹配。就是消费者应该知道有可能会犯什么错,比如说我是一个新手刚买一辆新车,可能开车不太靠谱,那么选择车险时尽可能把主险四个买齐,附加险也挑几个买一下,安全保障性较高。

  第二,购买的险种要跟经济承受能力相匹配。家里经济条件好一点,少买一点也不要紧,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话,还是建议险种买的齐全一些,提前将风险转嫁出去,用固定的小额支出换来较大的保障。

  第三,要跟自己所在的地域等匹配。

   郝演苏:我个人认为,第一,交强险必须买,不买违法;

  第二,第三者责任险一定要买,这是与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险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