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住上新楼房,土屋成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1日05:39  齐鲁晚报

  □平阴县 周芬

  我的家乡位于鲁西南的一个山区,村民住宅多以石头为框架,以黄土夯成,白灰沙石房顶,一条条土路连着简陋的胡同里一座座土坯墙的院落,这就是我对那时家乡的印象。

  我从出生到小学五年级都是在两间土房里度过的。我们一家五口,住着大约30平米土房。墙上贴着报纸,上学后领到的奖状也被陆续贴上。一到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屋顶上的烟囱里徐徐冒出青烟,片刻间整个村庄就笼罩在烟雾缭绕之中。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村发展果树种植,父母的日夜操劳给我家居住条件的改变提供了保证。果树结果了,我们家成了“万元户”。父亲盖起了七间宽敞明亮的大砖房,搬家那天,我们全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几年,村里有好多户都新盖了房子,一排排新砖房,一个个新大门,有的人家还用彩色的石瓦建上影门墙。那些土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了“空心村”里面斑驳的记忆。

  到了1996年,村里按照镇里的统一规划,新修了两条柏油路,路两旁规划建设楼房。父亲几乎把全部的积蓄拿出来,率先盖上了钢筋混凝土的二层楼房。

  如今,父亲已经去世,那两条柏油路的两边也陆续盖满了标准的楼房,我家的二层楼房淹没在楼群中。昔日的炊烟袅袅再也无处找寻,以至于上三年级的女儿难以理解“炊烟袅袅”的意境。

  到了2005年,我在县城购买了137平方的楼房,也紧随时代潮流变成了“房奴”,但是居住条件确实舒适,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

  短短的几十年,房屋的变化映射着国家的发展。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