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济南发展现代农业渗透工业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3日03:19  舜网-济南日报

  在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后,市发展现代农业工作组也确定了2012年重点推进的63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代表了济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和力度。

  加强项目建设,正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而记者了解到,用工业理念寻求现代农业的突破,我市正趟出一条全新的路子: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农业园区和基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推广标准化生产,使农产品也有了“流水线”模式;突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一批高附加值品牌农产品应运而生;创新市场营销,大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借鉴工业重视组织形式的理念,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

  工业企业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聚集生产要素,配置经济资源,正是过去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所不具备的优势。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扶持壮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管理集约的现代农业龙头,进一步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发挥龙头主导作用,积极打造格局鲜明的区域产业体系。

  市农业局局长赵玉海告诉记者,结合省会实际,我市提出加快城郊型、都市型“两型”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利用省会城市的区位、科技、人才、资金、市场等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在培育市场主体过程中,我市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四位一体”同步推进的做法,大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到目前,我市已认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09家,其中省级以上37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5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资产总额17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利税35亿元。涌现出佳宝、圣泉、达利、民天、伊利等一大批知名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引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以济阳县为例,全县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76家,资产总额18.7亿元,年实现产值80.3亿元,连接农户23.4万户,带动农户增收7.2亿元。其中,仅旺旺、达利两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9.7亿元,实现税收2.2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达26.8%。

  此外,我市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432家,带动农户30余万户。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也逐步增强,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187处,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的38处,资产总额达到28.9亿元,年实现交易额869亿元、利税31.4亿元。

  借鉴工业效益至上的理念,强化集约经营,追求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化

  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工业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实现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农业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园区正是承载现代农业集约经营的主战场。

  至今,我市已打造了53处特色品牌基地和112处都市农业园区,核心区面积达到26万亩,辐射带动标准化生产200万亩。如章丘大葱特色品牌基地,规划面积5000亩,核心区以境内王金村为中心,面积1800亩,示范带动1000余户葱农进行有机大葱生产。基地注册的“绣惠”牌章丘大葱通过了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及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09年章丘大葱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到24.76亿元。此外,平阴孔村食用菌特色品牌基地、济阳仁风富硒西瓜特色品牌基地、历城张而草莓特色品牌基地等,无不是通过强化集约经营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同时,我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引导农民在集约经营中重视产地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保护,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以物理防治措施替换传统高危险、高污染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并逐步建立起全市统一的病虫害专业防治体系。随着生态理念渐入人心,农民从种植到收获,田间地头处处闪现现代农业经济与生态并重的发展新格局。

  借鉴工业注重质量安全的理念,提高农产品质量,塑造产品品牌,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

  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对农业而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赵玉海表示,我市主导优势产业,现已全面实现“产前有认证、产中有标准、产后有管控”的安全生产要求。为了打造农产品安全这一“生命线”,市农业部门要求每个基地都必须达到“十有”标准——— 有品牌、有中介、有市场、有龙头、有检测、有网站、有农资专营店、有技术支撑、有制度、有核心示范区。

  以品牌带动产品安全也是重要途径。从我市的发展经验看,品牌农产品受市场价格波动很小,与同类农产品相比,品牌产品价格高于普通产品价格的2—3倍,并且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鲍家芹菜、商河彩椒、张而草莓、仁风西瓜、高官寨甜瓜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了全市农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730个,地理标志产品18个,在全省位居前列,各类农产品品牌也达到140多个。此外,品牌的树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市也全面实行重点作物、重点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专家负责制,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借鉴工业注重市场营销的理念,搞活农产品流通,提升农产品商品化水平

  企业生产的商品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企业也就无法生存。同样,农产品没有市场,农业难增产,农民也难增收。

  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奉光告诉记者,为让特色农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广大市民分享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我市一直在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

  从去年9月份开始,市农业局和银座集团旗下超市展开深度合作,每天来自各大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园区的60多种农产品,在唐王镇进行分装后,配送到银座各超市,每天的销售量在8吨左右。这种模式,是以农超对接为基础,结合超市直接到基地收购的方式,集中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

  王奉光表示,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主要是着眼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流通业态,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产销模式。

  据悉,从2005年开始,我市就积极组织农超对接,第一次在超市设立了本土产品的专柜;2009年,推行农超配送,市民一个电话就可享受基地优质农产品送货上门;2011年,启动菜篮子直通车活动,至今已有100辆运输农产品的汽车有了“绿色通行证”;2011年市农业局再拿出100多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伟农、石崮等社会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发展;今年,山东省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中心亮相,以“订单生产、社区直销、品牌运作”的方式,再次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从2008年至2011年,我市先后举办四届大型现代农业成果展示交易会,积极尝试利用现代展会平台、完善网上产销平台运行机制,拓宽济南品牌农产品生产销售渠道,让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省会农产品登上全国市场大舞台,实现“品牌农业、品质生活”的现代农业产销一条龙对接,进一步增强农民增收信心,推升我市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让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融入社会化的大生产之中,也让以“两型”农业为代表的济南现代农业发展迈开大步。(本报记者 卞思杰 通讯员 孙连魏)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