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系大别山区 共谋振兴良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3日04:17  中安在线 微博

  【编者按】

  大别山区作为集中连片的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我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心系大别山,积极为大别山区的振兴建言献策。

  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大别山区横跨鄂豫皖3省46个县市区。目前我省已将境内大别山区域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省委、省政府已于去年出台《关于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湖北省提出了推进大别山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河南省也正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多年来。三省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着力推进大别山区的整体发展。

  但三省之间在协调、配合上存在一定困难,缺乏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指挥,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建设规划,具有很大的松散性和局限性,且措施不统一、步调不整齐,难以形成合力。为在更高层面推进大别山区域发展,省政协调研组建议,将促进大别山区振兴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样既体现三省之间的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又突出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既强调自力更生,又谋求外力推动,有利于大别山区在国家战略的统一部署下,整体联动,构建“大区域、大扶贫、大发展”的格局,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同时,建议比照《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制订并实施《大别山区振兴发展规划》,争取国家给予更多扶持。同时,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和协调办事机构,加强对三省有关大别山区域的规划、政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大别山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建立完善生态补偿

  “大别山区域作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为保护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作出了无私奉献。 ”政协委员储荣生表示,大别山地区严格实施生态保护战略,开发低碳环保的旅游产业,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牺牲,当前一方面应设立专项补偿资金,建立并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另一方面结合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的战略机遇,建立并逐步完善旅游扶贫开发机制。为确保大别山区区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建议参照新安江流域生态机制的做法,建立大别山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从资金、项目上给予补偿支持,加大水源地环保投入,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

  安庆市政协也建议,将大别山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地区”和“国家生态功能区”,先行试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出台针对大别山区的项目布点、土地利用、税费减免、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大别山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同时,建议通过试点工作,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模式,推动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国家应对大别山区全面实行生态补偿政策,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使生态补偿机制制度化、常态化。加大水土保持力度,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湿地保护、森林抚育、林木良种等补助标准。加大对库区支持力度,对水库超蓄淹没影响人口比照行蓄洪区政策给予补偿。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根据我省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包括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在内的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取得很大成绩,但发展还相对滞后,人民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主要表现为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73.9%,按2300元的扶贫新标准计算,片区农村贫困人口达384万。

  安庆市政协建议,整合扶贫资源,成立大别山区扶贫基金,统筹扶贫资金,规范项目管理,形成联合式、综合型开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口支援机制,组织协调中央国家机关、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大别山贫困地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工作。按照空间相近、地域相亲的原则,建立“鄂豫皖”与“苏浙沪”产业转移和对口扶贫经济协作关系。

  六安市政协经过实地考察后提出,高寒山区群众生存环境差、居住分散,改善基础条件不仅投入成本高、使用效益低,而且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对生存条件恶劣、灾害频发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既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生态保护。建议采取治本之策,改进对以上地区的扶贫方式,实行积极的移民搬迁政策,鼓励群众下山,分期分批集中安置,对移民搬迁户全额补助,加强搬迁资金倾斜,加大对迁入地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等投入,切实解决好搬迁户住房、耕地、子女入学、饮水、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集中财力破除瓶颈

  省政协调研组经过调研发现,农村交通状况不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薄弱,是制约大别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不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路网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不够合理,与外部连接不够通畅;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小型水库、塘坝和渠系年久失修,农业灌溉保证率不足50%;电力和通讯设施有待改善,1479个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任务,占行政村总数32.5%。建议国家把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点扶持内容。

  调研组提出,在支农资金上,对大别山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由中央财政按照项目总投资的90%给予补助,加大对大别山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金融支持上,建议豁免大别山区5个项目县国际农发基金贷款、皖西南农业综合开发剩余债务约1.6亿元,“十二五”期间免征大别山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企业所得税,中央财政对大别山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给予全额贴息。

  由于大别山区现有财力难以满足公共服务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调研组建议,在分配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和测算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时,对大别山区予以重点倾斜。比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及西部地区政策给予扶持,将中央财政相关转移支付政策覆盖到整个片区,并根据财政支出需求逐年增加转移支付额度。

  ·背景资料·

  大别山区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包括鄂豫皖3省6市36县,总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其中,我省大别山区覆盖六安市的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霍邱县、金寨县、舒城县和安庆市的岳西县、潜山县、宿松县、太湖县共10个县(区),国土面积2.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9%;总人口80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5%。(安徽日报记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