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为什么难舍“永远的李双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3日06:39  解放日报

  施晨露

  说到张瑞芳,观众马上会想到1962年银幕上的那个 “快嘴李双双”。她爽快、干练、泼辣,打破了当时银幕女性角色婉约内敛的形象,成为大众心中 “偶像新女性”代表——“三亿神州新姊妹,人人竞学李双双”。

  今天,我们将依依送别“永远的李双双”,半个世纪前的形象仍旧那样清晰:“李双双”张瑞芳走近灶边,揭开锅盖,倒水、取面团、揉面、擀面、切面,动作熟练自然、干净利落……观众也许不知道的是,这看似简简单单的“揉面团”,也是经过无数次“试验”才得来的。张瑞芳曾回忆,“当时管道具的交给我两大团面,让我先揉着,然后现场开始调整灯光,我就揉啊揉啊,然后擀面、切面,好不容易忙完了,导演说,好,然后把面团重新揉在一起,让我重新来,于是我又重新做一遍。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李双双这么熟练的动作,就是这么磨练出来的。”

  《李双双》是张瑞芳表演艺术的一个高峰,不过,对于“李双双”的成功,张瑞芳并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她说,作为一名演员,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是最起码的,也是应该的。《李双双》在当时能留下这么大的影响,和这部电影是成功的现代题材影片有很大关系。她不讳言,自己也曾为扮演现实人物有过抱怨,抱怨吃力不讨好,“演古人比演当前的人容易,因为没有人见过他们。演现实生活里的人不容易,因为人人都能看出他像不像”。

  要怎样达到现实人物的 “像”?《李双双》之前,张瑞芳在《南征北战》中饰演过女村长兼女民兵队长赵玉敏。正式演出前,她在山东老解放区与当地乡民同吃同劳动了8个多月。这般“体验生活”,在讲求效率的今日之电影圈也许是难以想象的。而时光倒回60年前,即便已在农村生活了几个月,张瑞芳的感觉仍然是“惶然不安”,因为“没有经过长期的改造……直感可能是不可靠的……”

  再回溯到1930年代的话剧舞台,一样是农村妇女的角色,彼时刚刚出道的张瑞芳在陈荒煤编剧的 《打鬼子去》中扮演张大嫂,角色在戏中遭鬼子强暴后又见孩子惨死,不堪忍受强烈刺激而发疯。还未成为专业演员的张瑞芳摸索出和角色合为一体的“窍门”:用一只橡皮球盛满用糖拌和的红墨水,塞在道具娃娃的襁褓中,演到这场戏时,她一边与“鬼子”搏斗,一边轻捏襁褓中的橡皮球,“鲜血”四涌,她惨叫一声便真的“疯”了。有一次,张瑞芳在台上太投入,奔下场时摔倒,被人扶起时还浑身发抖。几乎是同时,一位观众也在台前猝然昏倒,原来她家在卢沟桥,有着与张大嫂相同的遭遇,强烈的共鸣唤起了她的痛苦回忆。

  从靠“血”刺激得来的“疯大嫂”,到经过8个月“改造”的“赵玉敏”、揉面团“揉”出的“李双双”,张瑞芳塑造的这三个农村妇女角色,性格如此迥异,又都如此令人印象深刻。对于自己的艺术成就,张瑞芳从来谦虚:“我只是个听话的演员而已,谈不上有多伟大的成就。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拍的片子数量很少,现在的年轻演员几年拍的片子比我们一辈子拍的还多。”她经济并不宽裕,但1982年拍摄《泉水叮咚》后就婉拒了各种戏约,她有她的担忧,“今天看剧本,明天就拍戏,这不行……”

  若用戏多戏少来衡量,也许正如张瑞芳自己所说“谈不上多大成就”。但,是什么教人们难舍“永远的李双双”?这样一句话也许可以概括:现在的演员戏多,过去的演员观众多。戏多还是观众多,背后的玄机足够叫人思量。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