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县抛沙镇东罗村:一个“上访村”的巨变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3日08:53  每日甘肃网

  本报记者周者军

  盛夏时节,万山叠翠,清流淙淙。走进成县抛沙镇东罗村,小楼别致新颖、错落有致,路面干净整洁、通家连户;农家书屋里,村民们读书看报,查阅科普书籍,忙着“充电”;田间地头,党员干部弯腰劳作,忙着帮扶……

  很难想象,两年前这个村还是全县挂上号的“上访村”、落后村。

  两年的时间,东罗村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妥善解决各类矛盾,带领村民奋力赶超,赢得了村民对基层组织的信任,一跃成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全市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县变化最大的样板村。

   新班子的民心工程

  东罗村辖4个村民小组,232户849人,有耕地1150亩,村民主要从事传统种植业。2008年以来,市县几个重大建设项目相继落户东罗村。随着征地、拆迁工作的展开,土地成了村民聚焦的热点,村内矛盾陡然剧增,项目几度停工。该村一度成为县上关注、镇上头疼、群众恼火的“问题村”。

  2010年5月,抛沙镇党委开始对东罗村“两委”班子实行彻底整顿,通过“两选一推”和“公推直选”的方式,1983年出生,跑过营销、头脑活、办法多的镇计生专干赵锐被村民高票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通过村民“海选”的方式,配齐了村“两委”班子成员。

  “上任之后,也发过愁,害怕干不好,真正和群众面对面接触后才发现,群众的意见建议启发了我们的思路。”赵锐说,“400余万元的村级积累是大家的焦点,把这笔钱用好,搞产业,钱生钱,符合大家的意愿,气也就顺了。”

  通过召开村社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后,东罗村新任“两委”班子确定了“项目富村、三产兴村、劳务强村、生态建村”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明了,得到了村民的信赖和支持,征地、拆迁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村里有30多户人家的房屋、田地由于地势较低,十几年来,到了雨季就会被山上冲下来的积水淹到而蒙受损失。村里修建了500米长的排洪渠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村民再也不为雨季发愁了。

  “行路难”一直是群众意见最多的焦点问题,村干部牵头联系用料和施工队,对5条主要村社道路和10条小巷道进行拓宽硬化,为村里修起了两座钢筋水泥结构的便民桥

  现在,村民们到村子对面的山上耕种土地再也不用趟过过膝的河水了。有了宽敞的路和便民桥,村民还可以用农用三轮车把麦子从地里拉回家,大大减轻了劳作负担。

  村里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了公共垃圾池,绿化了村里的主要干道,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从修路、修水渠到修桥,小到一把锹,大到一车水泥,每笔款项村里都记得清清楚楚,并定期张榜公布,任何一个村民都可以去村委会查看这些账目。

  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村上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号召大家组建了健身队、篮球队,经常举办各类文艺比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接受监督的“显示屏”、教育培训的“大课堂”、民主决策的“议事厅”、群众娱乐的“文化站”。

  这两年,在该村新落户的祁连山水泥厂、石料厂等4户大型企业相继投产。村上出面和这些企业协调,签订用工协议,成立了100多人的运输服务队,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村“两委”班子还引导村民转变种植经营模式,采取租赁、转让等土地流转方式,扩大村集体积累。2011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0元。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