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1170个社区纳凉点昨全部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3日11:40  汉网-武汉晚报 微博

  进入七月,我市气温连续走高,昨天最高温度达到35℃,我市紧急启动“纳凉工程”,全市1170个社区纳凉点免费向市民全天候开放,让低保户、农民工清凉度夏。

  从2003年开始,我市规定,当最高气温达到35℃或最低气温达到30℃以上时,全市所有社区必须立即开放避暑纳凉场所。

  纳凉点目前有“七有”,即有冷气空调、有冷饮食品、有防暑药品、有文化娱乐设施、有消毒设备、有专人管理、有安全措施。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残疾对象、空巢、独居老人、农民工及其他家庭生活困难人员是纳凉点的重点服务人群。

  各纳凉点除开展棋牌、看影碟、读书看报等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外,还将组织居民自编自演节目,组织消防、公安、医务工作者到社区进行防火、防盗和医疗方面知识宣传。

  据了解,我市社区纳凉点这一惠民、亲民工程已经延续10年,每年为50万困难群众、空巢老人、农民工等群体送清凉。2003年8月初,我市出现连续高温,为了使困难群众安然度夏,8月5日,全市近1000个社区全面启动纳凉点。当时市、区为每个社区补贴纳凉经费2000元,主要用于降温物品和电费。2005年社区纳凉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3000元。

  今年我市再度将补助标准大幅提高。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纳凉点增加28个,纳凉专项资金每个社区补助标准也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至5000元,预计总额达500多万元,主要用于防暑药品、茶水、电费的支付以及设施更新。

  昨天,记者走访了几个社区的纳凉点发现,这里来得最勤的就是老人了,尤其是空巢老人。

  武昌区杨园街柴东社区的黄美华婆婆今年84岁,孩子都不在身边,是一名空巢老人。她告诉记者,她一辈子都很节俭,即使是酷暑天气,也很少开空调。

  2003年8月初,社区崔主任上门来,笑呵呵地劝婆婆去纳凉点:“这么热的天您老人家在家里又舍不得用空调,孩子又不在身边,万一中暑了怎么办呢?”

  “去就去,不乐意我就回。”黄婆婆说。她没想到,这一去就流连忘返,上午和老伙伴们一起玩牌,下午在这里看电视,晚上和邻里咵咵天,到了十点钟就回家休息。“这十年来,我每年夏天都是在社区纳凉点度过的”。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武汉没有把我们当外人

  我市有2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酷暑天气,他们和孩子要如何度过?

  祝海民夫妇来自湖南,租住在台北街和美社区,身边还带着两个儿子,大的今年8岁,读二年级,小的才6岁,马上上小学。

  祝师傅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孩子最害怕寒、暑假。平时夫妻俩打工,孩子上幼儿园或上小学,但是一到放假就愁煞人。昨天,社区工作者专门登门,请祝师傅的孩子到社区纳凉点里纳凉。“这下好了,孩子可以乘凉、做游戏、做作业,还有人看护,孩子放在这里,我们放心”,祝海民激动地说,“武汉没有把我们当外人。”

  困难群众:

  清凉室里长知识

  家住江汉区电力社区的张波是个低保户,今年50多岁的他身体不太好,爱人中风偏瘫,孩子在上大学,他告诉记者,夫妻俩的收入加起来只有1000多元。

  张波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为了给妻子治病,他到社区学上网,找治疗偏瘫的方法。近三年来,张波在社区纳凉点里边查阅治疗偏瘫的良方,一边在纳凉点里为妻子做物理治疗。“现在妻子的偏瘫好多了,多亏有社区纳凉点,使我在这里增长了知识,妻子的病也越来越好了。”

  通讯员 周钢 刘路 记者 拱岩颜

  在纳凉点里,孩子们下起了跳棋。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