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成首个濒危动物保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4日04:39  成都日报

  通过“大熊猫双胞胎育幼研究”,首次育活大熊猫双胞胎,使大熊猫幼仔成活率显著提高,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运用“大熊猫DNA指纹探针研制及DNA提取方法的建立”首次合成大熊猫基因指纹探针,建立了从粪便、标本提取大熊猫全基因组DNA的方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圈养大熊猫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将大熊猫产仔率提高11.2%,获200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通过“大熊猫超早孕诊断研究”,首次实现大熊猫着床前妊娠诊断,减少了大熊猫人工授精次数,获200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熊猫细胞库的建立”,为大熊猫保护构建了一艘“诺亚方舟”,获200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熊猫轮状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研究”获201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一连串的数据,众多的奖项,彰显的是成都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并由此引领着全球圈养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技术进步。

  破解大熊猫“育幼难”密匙

  大熊猫是一种“配种难”、“受孕难”、“幼兽成活难”的三难动物。2004年以前,虽然国内外专家在大熊猫的“配种难”和“受孕难”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但“大熊猫幼兽成活难”仍然一直是困扰国内外专家的技术难题。

  据专家介绍,“大熊猫幼兽成活难”最根本原因,在于大熊猫幼兽一旦缺乏母乳保护极易患顽固性腹泻病很难治疗。而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项名为《大熊猫轮状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研究》课题成果,在基地5年的运用过程中,在大熊猫母乳严重匮乏、断奶幼兽饲养密度陡然增大的情况下,初生幼兽的哺育成活率连续5年达到100%,无一例出现后遗症;随后在中国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楼观台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等单位运用之后,均取得显著成效。

  “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性病原学检查上,而没有对轮状病毒等进行分离。”根据该实验课题成果,从患病大熊猫的腹泻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并证实该轮状病毒是导致大熊猫断奶幼兽发生顽固性腹泻病病原,这在国内外还是首次。“随后,我们根据该病毒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新措施不仅使治疗疗程由3—18个月缩短到5天、治愈率为100%、死亡率由9%降低到零,且无一例出现后遗症,这在国内外也是首次。

  业内专家称,该项研究成果是成功破解大熊猫“育幼难”的关键密匙。

  要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破解“育幼难”仅仅是成都在保护大熊猫繁育研究方面的一个具体成果。为了拯救和保护大熊猫这一濒危物种,1987年3月正式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是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文化建设等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综合性保护研究机构。

  记者了解到,自建立以来,熊猫基地围绕大熊猫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1997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濒危动物保护研究领域的开放实验室,2001年12月,被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正式命名为“濒危动物繁殖与保护遗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科技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功获批;2011年,由基地和全球科思基金会联合创办的“大熊猫保护生物学国际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目前,熊猫基地已培养建立了一支包括遗传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兽医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在内的,以博士、硕士为主的研究队伍,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4项、国家“十五”高技术研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等。

  尤其是在大熊猫繁殖育幼、疾病防治、遗传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同领域、不同历史时期的众多标志性成果,原创性地解决了大熊猫保护领域的多项世界性难题,包括“大熊猫双胞胎育幼研究”、“大熊猫DNA指纹探针研制及DNA提取方法的建立”、“圈养大熊猫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大熊猫细胞库的建立”等。

  熊猫基地对未来在科技发展方面充满信心:“根据我们的发展规划,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基地将力争建成我国在濒危动物保护研究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保护与利用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本报记者 钟文 摄影 张全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