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拍几万张照片 我为乡土中国留记忆

拍几万张照片我为乡土中国留记忆

  杨麾拍摄的“嘉陵江畔的挑夫”。(图由受访者提供)

  摄影家杨麾:普通人物的变化体现时代的巨大变迁

  口述人物

  杨麾,南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在四川北部,嘉陵江边,很多乡村生活的痕迹,正随着我们送别的这个时代而消失。有一个人,多年来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切,他为乡土中国留下影像的历史。杨麾是南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他饱含深情按下相机快门的那一个个瞬间,留住了一个个影像片段,凝固了一段记忆。

  浓郁乡土情结关注普通人物命运

  我是一名中专生,读的南充医专,学校期间经常配图办板报,写写画画。毕业后,分配到在南充县卫生防疫站宣传股工作。那时我用的是海欧牌黑白相机,全国统一售价124元。单位专门有一间冲洗胶圈的暗房,我自配药水,自己冲

  洗照片。

  38年来,我拍了几万张相片,始终将镜头对准生活底层的人们,关注普通人物的命运。拍摄乡村里孤单的老人,残破得倒塌后就不再有的老房子;关注老乡手里牵着的猪和牛、背篓里孩子的课本,老乡紧锁的眉头和开心的笑容。

  30年服饰变化从蓝布衣到眼花缭乱

  24岁那年,我在《南充日报》发表第一幅摄影作品,当时在南充县胜观镇拍摄的,记录了全国卫生先进典型周玉珍在乡村小桥上宣传计划生育的情形。胜观镇

  现在到南充城就一个多小时,可当年全是泥泞路,没通班车。我走路进去的,还在场镇上住了两晚上。照片拍回来冲洗后,花了8分钱通过邮局寄到报社,没多久就发表出来了,当天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拍摄的兴趣就更浓了。

  那一次到西充县一个乡村拍照,进去的时候阳光灿烂,回来路上遇上大雨,我的拓拓车开不动了。质朴的乡民抱起谷草给我铺路,一点点把我的车送出泥泞,他们不要一分钱,还请我吃中午饭。

  《乡村油灯》、《泥泞中的人们》、《长乐牛市》、《乡村理发匠》、《老房人家》等等。那些已经消失的场景,唤起了人们久违的记忆。拍摄过的很多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了,老巷子修成了步行街,泥泞的土路铺上了大理石,小贩的吆喝声变成了商店里播放的流行曲……清一色的蓝布衣服、喇叭裤、牛仔裤到西装,再到今天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画面个人物衣着展现出30年里国家的巨变。

  嘉陵江畔的挑夫我追了他们15年

  大约是在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之风慢慢吹到南充,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小城沸腾了,建楼房、修公路,城市规模不

  断地扩大。昔日嘉陵江里无人问津的沙子、卵石,一时成了天然的建筑材料,江边的沙石生意立即火爆了起来。十里八乡的农民闻讯后便背着花被子、米袋子拥到南充的嘉陵江边,找关系投靠沙石老板,加入了采挖、运输沙卵石的队伍。

  在洪水托起的坝上,在涨潮漫成的沙滩,他们把挖出的沙卵石筛淘后一筐一筐地装满船,起锚荡桨运往江岸,然后一担一担连人带沙过磅,挑运到岸上。寒来暑往,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熬筋煎骨的劳动。饿了就吃用大锅蒸的家乡白米饭,渴了就喝用江水熬开的薄荷茶。暮色中,他们用烧热的江水在船头洗去一日的疲劳;入夜,他们就挤在船尾的竹棚下,在“龙门阵”中入睡;遇上江上发大水没有活干了,他们会就近坐在靠河街的茶铺里,品着大碗茶看录像打发时光。

  时光流逝,到了2000年,挣了钱的老板们开始购进了机械化的挖掘和传输设备,昔日挑夫们的身影渐渐地从嘉陵江上消失了。我用15年时间,拍一组“嘉陵江畔的挑夫”,他们见证南充城市的巨大变迁,照片像油画,多次获得大奖。

  华西都市报记者苏定伟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