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上”还是“南下”?

2012年07月04日08:19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彭德倩

  前昨两天,北大清华在沪录取的同时,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也相继发出了录取通知书,只待考生确认。而其中的佼佼者,也成为众名校争夺的目标。

  选港大,为了“体验不同文化”

  高考总分542分,尽管手握北大自主招生线下40分加分的优惠政策,上海中学文科考生汪容最终还是放弃北大,选择了香港大学。

  在报考大学时,小汪已经做好两手准备:集中录取阶段第一志愿填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同时,通过网络报名香港大学在沪招生,首选专业为国际贸易与环球管理。

  高考成绩公布前一天,她在上海接受了香港大学综合面试,以优秀表现获得认可。上周日,香港大学向小汪发出国际贸易与环球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并承诺给出包括学费、生活费在内的全额奖学金。

  有了原本的高分和40分加分,被北大录取可谓十拿九稳,但小汪最终选择了香港大学。她说:“两个学校都很好,我在内地念了那么多年的书,现在有机会可以体验不同文化和教学模式,我觉得应该去尝试一下。”

  选北大,“校长直荐”分量重

  这两天,复旦附中理科学生袁亦杨一家都在“煎熬”。高考前,她就手握北大“校长直荐”优惠政策,只需过一本线即可。小袁的高考成绩同样给力,四门科目总分535分,再加上英语竞赛一等奖“硬加分”10分,共545分。这意味着,她已经跨进了北大大门,只是专业未定。上周日,她也收到了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录取的专业还是她最喜欢的经济学。南下还是北上?难以决断。

  收到港大通知当晚,家里紧急召开三人会议,爸爸妈妈各执一词。爸爸偏向港大,妈妈觉得还是北大好,选择权交到了小姑娘手里。小袁自己也觉得两边各有长处,但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是 “校长直荐”。“全上海只有四个名额,我占了名额却不去,说不过去。”

  小袁的选择并非个例。在“港校热”中,也有越来越多考生冷静思考,自己究竟适合在哪里学习发展,而非盲目跟风。更值得一提的是,顶尖高校间对优秀生源的争夺,直接促进了内地高校在培养机制上的改革,力图争得主动。如北大有“元培班”的探索,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还可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提前毕业。清华则推出“摇钱树”(“姚其智软件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数理基础特色班”的总称),以堪称“奢侈”的教学资源吸引了诸多学子。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