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追记环县木钵镇二合塬村党支部书记黄继龙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4日08:34  每日甘肃网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追记环县木钵镇二合塬村党支部书记黄继龙

  本报记者 先朝阳 通讯员 薛涛 何海峰 文璟

  直到今天,环县木钵镇二合塬村的村民仍不愿意相信,村党支部书记黄继龙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2012年5月16日晚7时,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黄继龙开着三轮车给贫困户送化肥,返程途中三轮车因机械故障坠入谷底……就这样,1964年出生,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组干部25年的黄继龙,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片他热爱的黄土地。

  修公路、盖学校、建水窖,他为改变二合塬村的基础条件操尽了心

  “吃饭靠糜子,走路靠驴子……”二合塬村距木钵镇8公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因为交通不便,过去,群众生病不能及时医治,农产品运销也很困难。

  从小生长在二合塬村的黄继龙,对这一切有着深深的体会。1987年,23岁的黄继龙担任二合塬村周台组组长不到1个月,就开始筹划修路的事。他先动员本村在外工作人员捐助1.6万元,接着又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一锹一镐凿起了“生命路”和“致富路”。可由于全是石层,钢钎和镐头用废了,炸药用尽了,钱也很快用完了,路却还没修好。他拿出家中仅有的5000元积蓄,买回炸药、钢钎等工具,坚持修完了2.5公里长的石层路。

  2008年,二合塬村争取到一条通村路项目。由于资金缺乏,项目没有占地补助。工程开工没多久,就遭到了村民的阻拦,难以向前推进。杨长湾组村民王彦平说,他当时死活不同意这条路经过自家门口,因为这样会占去自己两亩多菜园。无奈之下,黄继龙做了一个“傻”决定,先舍弃自家的3亩承包地,然后挨家挨户做工作。

  在黄继龙的感召下,王彦平等村民态度开始缓和,最终同意修路。这条全长8公里的道路,解决了全村900多名群众和邻村3万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题。

  “现在看来,我当时眼光真的很短浅。”王彦平说,如今他的儿子、女婿都买车跑起了运输。

  据二合塬村原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正财讲,这些年来,为了给村上修路,黄继龙付出最多,直到现在,村上还欠着他垫付的7800元钱。

  坐落在二合塬村部旁的盘龙小学,是辐射郭西掌村和二合塬村的一所老学校。因为校舍紧张,2006年,村上争取到学校安全工程项目。工程开建后,当时担任村委会主任的黄继龙扛着铺盖卷住到了工地上。

  所有运来的用料,他都一项一项亲自清查验收;不管是新建房还是翻新房,他都一遍一遍跟着督检质量。学校老教师白剑臣说,在学校建设的几个月里,黄继龙白天黑夜地守在工地上。

  环县气候干旱,降雨量少,部分群众饮水困难。二合塬村除了河沟附近的农民可以打水井,饮水有保障外,山区的居民都靠收集雨水饮用。为彻底解决群众饮水问题,黄继龙先后争取实施“母亲水窖”、“中南部人畜饮水”项目272处,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题。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志祥说:“现在,只要不是连续几年滴雨未降,二合塬村村民的饮水就不会出现问题。”

  覆地膜、种苜蓿、搞劳务,他把群众脱贫致富当成自己的最大心愿

  “黄继龙从2002年以来先后争取实施机平田3000多亩,连续3年推广种植全膜玉米超过3000亩,群众收入年年攀升。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765元增加到目前的3009元。”木钵镇在二合塬村的包村干部郭建学告诉记者。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之初,由于当地群众习惯了广种薄收,加上缺乏劳动力,项目刚推行的几年,大家普遍不积极。黄继龙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算效益账。最终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在全村推广开来。

  杨长湾组村民王彦俭家人口多、劳动力少,不愿意在家里的40多亩耕地上搞“花钱费工”的覆膜种植。黄继龙把政府投资的地膜给他预算了10亩,覆膜的时候,带着村组干部帮他覆盖。当年,王彦俭家的10亩覆膜玉米超过了另20亩露地玉米的产量,这让王彦俭彻底明白了全膜技术的好处。

  2010年10月,二合塬村秋季覆膜全面展开。为了抢抓墒情,黄继龙带领村民挨家挨户铺设地膜,连续39天没顾得上回一次家。铺膜结束那天,天气突变,大风夹着秋雨,扑面而来。村民们都回家了,他看着被风刮破吹起的地膜,心疼不已,就扛着铁锨一个人去覆压。干完活后,筋疲力尽的他骑着摩托车返回村部,由于天黑路滑,摩托车摔倒在路上,他摔断了3根肋骨。

  把地膜覆上去增产,把坡洼地腾出来种草、养畜,这是黄继龙为村民们确定的种植思路。最近几年,在黄继龙的带动下,二合塬村每年都要种植上千亩紫花苜蓿。据郭建学估算,目前全村紫花苜蓿的存留面积超过3000多亩,远远超过了村上的耕地面积。

  黄继龙非常重视劳务输出在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每年,他都会主动联系需要人力资源的单位,然后推荐贫困家庭的孩子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如今,二合塬村有4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村民王关过的父母去世早,家境窘迫。因为贫穷,夫妻二人经常闹矛盾。黄继龙就劝他外出打工谋生。王关过带着妻子去了县城。在县城干活两个月后,他跟着建筑队去了宁夏银川。如今,他落户于宁夏中卫,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家庭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