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砀山县形成秸秆利用“绿色产业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4日15:45  中安在线 微博

  “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许多农户都用上了液化气等新能源,基本告别烧秸秆做饭的年代,今年俺家6亩半小麦秸秆卖给发电厂能多赚几百块。”在位于砀山县经济开发区的光大(砀山)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内,家住关帝庙镇汪大楼村的苗建领一边卸秸秆一边向笔者介绍说。

  如今,在砀山县,秸秆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绿色产业链条”的形成,昔日让人劳心费力的秸秆成了今日增加农民收入的“香饽饽”。

  关帝庙镇刷集草场加工现场,只见草场的工人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加工机械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程序化的操作,一堆堆秸秆通过机械加工迅速被压缩,变成了一个个小方块。

  在光大(砀山)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的储料场里,1000多吨秸秆堆积如山,场面十分壮观。全县各地的秸秆源源不断地送往这里,小秸秆成了发电的燃料。上午正是公司最忙的时候,许多农民开着农用车载着秸秆过来卖,在储料场门口排起了长龙……

  据关帝庙镇党委书记汪亚光介绍,该镇是砀山县小麦主产区,每年种植小麦16万多亩,年产秸秆13万多吨,为让秸秆变废为宝,农民们将秸秆压块送往发电厂、养殖场进行充分利用,不仅解决了秸秆出路问题,还能带来不少经济收益。一个草场从运输、加工到利用,就可以解决当地20多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让他们不出村就能实现脱贫致富。

  据拂晓报报道,今年赵屯镇的秸秆利用工作更加省事、实用,农户们利用旋耕施肥播种机在收割的同时,将麦茬连根拔起,就地掩埋之后继续播种。这种三合一的机械,既可以有效杜绝焚烧麦茬的现象,也可以使其在腐化之后变成肥料,滋养土地。

  在砀山,秸秆综合利用的典型还有很多,这些“绿色产业链”的形成,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秸秆转化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综合利用与农民增收的“双赢”。(黄伟、李倩)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