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 重在严格监管究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5日00:00  北京青年报

  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的阶段性目标,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决定》要求加大食品安全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力度,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奖惩约束机制,并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务院印发的《决定》,从食品安全涉及的多个方面、领域,部署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措施,对于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对于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监管,以高规格统筹、高层面主导确保食品安全,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以往的经验表明,由于政绩考核受时间单位的局限(一般为一年一考核),以政绩考核的方式对某方面工作予以督查、强化,如果不与职能部门的制度化、常态化的监管履职结合起来,容易使监管工作及问责处理被“悬空”,最终导致政绩考核迟滞化、虚泛化。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监管履职,首先需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机制,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在厘清责任的前提下,要依法依规对监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进行问责追究。为此,《规定》提出加快制定关于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明确细化责任追究对象、方式、程序等,加大行政问责力度,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中涉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人员的处理,需要从以往常见的问责追究、党纪政纪处分,上升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八)》增设“食品安全渎职罪”,规定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严格施行这个刑法新条款,有望改变以往食品安全究责“重商轻官”的局面,形成食品安全究责“刑上大夫”的预期,以此向食品监管执法人员施加更大的压力,促使他们依法履职,严格监管,常抓不懈。

  近年来,一些地方将维稳、信访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后,地方政府和主要领导为了在考核中得高分,不惜采用强制手段处置群体性事件,限制、堵截群众上访。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也要避免出现类似的负面反弹(如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权力部门采用强制手段封锁消息、压制消费者维权)。为此,要明确地方政府及主要领导的领导责任与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将食品安全监管问责机制的执行情况,以及对涉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人员追究刑责的情况,列入食品安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对地方政府及主要领导的“硬约束”。

  要让地方政府和主要领导认识到,辖区内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一方面严查食品违法案件,控制危害和影响的扩大,积极进行善后处理;另一方面要对有关监管人员严格问责,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这些工作如果做好了,地方政府和主要领导在食品安全政绩考核中并不一定减分,反而可能加分。如此,食品安全政绩考核就能避免“负面反弹”,并产生足够的正面导向与激励效应。

  总之,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关键要严格监管、究责,形成清晰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向地方政府和主要领导施加更大的“领导责任压力”,进而通过问责机制和追究刑责,将“具体责任压力”传导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通过监管人员将压力传导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和过程上保证食品的安全生产和规范流通,为食品安全构筑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法律屏障。

  姜兆尹(北京编辑)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