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评】让数字更有说服力,还得使人“知其所以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5日02:59  工人日报

  近日,一个统计数字引发了诸多讨论和质疑——据7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财政部一位副部长透露,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10倍,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现重大突破,丰富了财政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6600亿元,绝不是个小数目。但有人提出疑问,政府采购节约了6600亿元是依据什么标准算出来的?

  政府采购可谓近年来公众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爆出的新闻也不少,什么采购苹果iTouch当优盘、采购数千元的户外冲锋衣当工作服、采购豪车当座驾,空壳公司屡屡中标政府采购项目之类,给公众的总体感觉是,不少政府采购等于天价采购,“只买贵的不选对的”,猫腻多,水分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说政府采购10年来节约了6600亿元,自然让人在心中打个问号。

  今年是《政府采购法》颁行10周年。10年来,这部法律对于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推动政府财政支出改革、改善公共资源交易松散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在这个时间点上公布节约了6600亿元,就是用数字说明成绩,证明法律的效果。那么,为什么有人对此不买账呢?是公众啥都不信、啥都质疑?还是另有原因?

  不可否认,近年来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做了很多努力,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等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和提升。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不少时候,有关信息的公开并不解渴,尤其牵涉一些统计数据,还停留在简单公开、信息不足的阶段。

  比如此前,不少地方公开的职工年平均收入同比增长了多少之类的统计数据,往往是一经发布即遭集体“吐槽”——“我可没收入这么多”、“拉低了平均线”、“被增长、被提高”等。再比如,有关空气质量、蓝天数量之类的统计也往往与公众的直观感受相差较大,每每发布都难逃一番质疑。面对质疑,有的发布机关会出来解释采取的是什么统计方法、统计的范围和标准是什么等等,有的则不予理睬。

  统计部门和发布信息的部门可能觉得委屈,觉得不管公布什么,公众都会质疑。实际上,造成公众习惯性质疑的因素很多,比较关键的一条是有关部门不懂得怎样去发布数字信息,不掌握公众的知情心理。说节约了6600亿元,说完成了300多个“蓝天”任务,总得说说是怎么节约出来的、怎么计算出来的吧?很多时候,光说结果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美的结果。一方面,有关部门没有意识到公众会对一些统计数字如此敏感和关注,低估了人们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可能觉得解释数字的来源和统计方法是很专业的事,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百姓也听不懂,这也低估了公众的理解能力。

  其实,公众的要求并不高,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既想知道数字是多少,也想知道数字的科学出处。所以,相关部门公布统计数字就要拿出一本明白账,准备得更充分些,把统计范围、统计方法说清楚,别天然地认为公众不关心、听不懂,别让公众像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往前推,一个数字来来回回扯好几个月,更别信口开河,把统计数字当成金子往自己脸上贴。

  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不是一天建成的,关注数字背后纠结的民意关切和焦虑,一切以实事求是、准确科学为前提,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