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30年前 高音喇叭是学校唯一电器

30年前高音喇叭是学校唯一电器

  口述人物

  张宏,56岁,现任成都八中总务处主任。在金牛区绳溪河畔边出生、成长,见证了北门教育的发展。

  高考前几日,张宏与同事花了4天时间一同布置标准化考场,检查每一个摄像头的情况及每一张桌椅。如今,成都八中作为标准化考点之一,已圆满完成任务。他说,“作为后方默默无闻的部门,甘愿就像螺丝钉。”

  37年 我见证学校变迁

  1956年,张宏出生在北门绳溪河畔的成都六中校园里,后来六中与八中合并,他毕业后又回到了土生土长的校园工作。从1975年到现在,一年大概有355天,张宏都在循环往复地做着这件事:每天早晨7点到校,从教学楼第一层第一间教室开始,走到办公楼、实验室、甚至学校的围墙边上,巡视全校的用电、用水、设备安全、发现各种隐患。

  入职的这37年,张宏每天都要转上40分钟到1个小时,转完80亩地、46672平方米。日积月累,他成为了全校最了解所有设施和教职工的人,也见证了成都教育的变迁。

  张宏回忆:几十年间学校仿佛瞬息万变,从平房变成高楼,现在北改还将新建体育馆、艺术馆。想到上世纪80年代,我负责的全校电器就只有一个高音喇叭,一到做操就开始噪。到90年代,各个班级都有了幻灯仪,学生们能看到更形象的显示;而到了2000年左右,班班都安装了电视、2000年末全校各班都有了多媒体设备,到现在老师人人都有笔记本,现代教育技术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

  “一年一年,当清晨的阳光投射到教室,那一瞬间,我都能发现校园越来越漂亮。虽然随着电教设备的增加,我的工作责任更重,但成都学生享受到更先进教学设施的欢乐,我也感同身受。”

  30年 教学软硬件同步提升

  除了早晨巡视校园,一年中张宏也有20余次需要深夜12点后到校园排查。刚开始,家人对他有意见,但如今却已“习惯了”。上世纪90年代,张宏能拿到200多元的工资,到现在推行“绩效工资”后,作为行政工作领导,已经有3000多元。

  “我虽然不是教师,但要对得起这份收入。”张宏将过去的“开源节流”转向“节流”,在学校基建维修上也是如此。去年暑假,他带领9个同事连续4天冒着36℃的高温,自己动手粉刷3000多平米的教室内墙面,挑选桌椅搬入新楼,仅这项工作就跑了3000多趟。

  暑假到来,张宏正忙着布置教研工作会。成都八中作为“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金牛区很多教师暑期培训都设置在这里。“成都市教育推行均衡化、国际化高位发展,这几年城区教师不仅要向周边乡村教师传递新课改教学经验,更要向国外的外教讨教教学方法,不仅硬件提升了,软件师资培训也更加频繁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摄影刘陈平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