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48年,希格斯玻色子终于现身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5日15:03  新民晚报
48年,希格斯玻色子终于现身

■ 希格斯在研讨会上激动流泪

48年,希格斯玻色子终于现身

■ 迄今最大的科研设施,位于地下一百米深处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内部本版图片GJ欧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该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ATLAS和CMS均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一直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

  数据达到“发现”水平

  ATLAS和CMS研究小组在4日上午的学术研讨会上介绍各自研究成果,分别确认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取得的数据发现了在125-126吉电子伏特质量区间存在一种新的粒子,数据的确定性为5西格玛,即理论物理界可确认“发现”的水平。

  “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玻色子,很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但我们必须确认它是哪一种希格斯玻色子。”研究中心主任、德国粒子物理学家罗尔夫·霍伊尔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说。

  他为这一重大发现感到骄傲和欣喜,称之为人类理解自然和宇宙的“里程碑”。但对于这一新粒子是否就是理论物理标准模型中最后一个尚未被发现的希格斯玻色子,霍伊尔仍保持了科学家的严谨。“作为外行,我觉得我们找到它了。但作为科学家,我得问,‘我们找到的是什么?’”

  霍伊尔认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开辟了道路,还需要更加大量的数据来确认新粒子的特性——是否与标准模型中假设的希格斯粒子特性完全吻合,还是有一些不匹配的地方,如果是后者,则将开辟标准模型之外的物理学新领域。

  目前仍有部分数据在分析中,4日展示的分析结果预计将于7月底发表,而更加完整的研究结论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提供更多数据后,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证实“标准模型”预言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因1964年提出“希格斯机制”理论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而得名。“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证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于它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因此也被称为“上帝粒子”。

  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假设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尔后所有粒子在除引力外的另3种力的框架中相互作用,统一于“标准模型”之下,构筑成大千世界。

  希格斯“看到它发生”

  希格斯出席了当天的研讨会,并在发布会台下就座。他一度摘下眼镜、拿起纸巾擦拭双眼。在研讨会结束时,他祝贺研究中心及其科学家们取得的成绩说:“难以相信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它的发生。”但他并未回答记者关于该发现的相关问题。

  当天,举办研讨会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ATLAS小组发言人贾诺蒂说:“感谢你,自然。”CMS小组发言人因坎代拉也难掩激动之情。

  无论最新发现是否标志着40多年寻找“上帝粒子”的工作已近尾声,科学家都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它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研究这一有趣的新粒子的漫长旅程才刚刚开始。”霍伊尔说。

  吴陈 王昭 (新华社日内瓦7月4日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