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蔬菜棚,小洋楼,生态环保幸福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7日02:26  中安在线 微博

  6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蒋楼民族新村。一进村口,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宽敞畅通的水泥路,装饰一新的路灯。依靠农业科技投入,这里的人们已彻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生态环保的新农村。

  殊不知,10年前,蒋楼民族新村还是一个贫困村,全村有800户1800人,回族占到90%,而其中有贫困户多达600户。村民们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家家户户穷得丁当响。

  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村民到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发展无公害温室大棚蔬菜的经验。 2006年,当村民们对蔬菜种植还持怀疑态度时,村支书蒋成彬用行动叫响了“看我的,跟我干”。

  在一间蔬菜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侍弄苦瓜的蒋成彬。他告诉记者,刚开始建设蔬菜大棚时,不少村民担心投资太多却见不到效益。他便带头先试验了几棚,老百姓见到效益了,便跟着干。后来,镇里通过多方协调,先后在棚区架上了电,修通了路,扶植大棚菜设施建设,从而让村民建设大棚吃上了定心丸。

  记者走进村民李学申的大棚,技术员揣玉松正在进行“面授”。他随手摘下一个黄瓜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用秸秆反应堆种植的无公害黄瓜,不使用任何农药,已被种植户推广种植,深受消费者喜爱。 ”

  走在一片片蔬菜大棚间,有村干部告诉记者,目前,蒋楼民族新村已有百余个连片蔬菜温室大棚,占地1000多亩,建成占地200亩的秸秆反应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并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去年,仅大棚蔬菜一项,全村就增加收入四百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350元。

  在发展蔬菜大棚的同时,村里还积极鼓励扶持群众发展养殖业,大胆启用党员致富能人带头,采取科技示范典型,带动养殖业向规模化发展,还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出的36.5亩土地,建设了养殖培育基地。

  靠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富裕起来的民族村,如今正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方面,当地政府和群众集资投入了1000万元,修建了道路、下水道、卫生室、公厕、体育广场、农贸市场,进行了绿化、亮化,安装了电子监控等。整个村庄规划实施结束后,可入住1500多户村民,节约耕地1500亩。如今,蒋楼民族新村里,回汉群众和谐相处,安居乐业,一幅靓丽的新农村画卷展现在惠济河畔。

  【记者感言】

  依靠农业科技致富,小乡村也有大手笔。一个曾经落后的贫困村,有一群思想解放、敢拼敢干的致富带头人,就能走上致富之路。(武长鹏、武清海)

 
  • 新闻张春贤考察驻疆反恐部队参与实弹射击
  • 体育温网-小威完胜七进决赛 将与A-拉德争冠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央行非对称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利率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晒伤5步紧急处理法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巴黎高定白富美指南 奥运史最时髦队员
  • 尚品“涅槃重生”Dior高定秀 男生时髦马甲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古董劳斯莱斯4640万 连环画稿价超千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