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就业提升”如何实现加薪增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7日02:32  中安在线 微博

  就业提升工程,位居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四大工程之首。一年来,各地更加突出富民导向,就业提升工程加速推进,不断为广大职工“加薪”,增加城乡居民财富。

  以就业增加收入,扶持重点困难群体是重点

  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合肥小伙柯达奔波大半年,求职屡屡受挫。去年,在各地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柯达考入合肥市杏花村街道下辖的汲桥新村社居委。随着柯达的就业,他家人均年收入从1万元提升至1.8万元。

  “就业提升”促进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基本目标之一。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副院长万伦来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都走上工作岗位,城乡居民收入就会增加,社会就会更加稳定和谐。

  大力扶持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让有劳动能力者有工作岗位、有稳定收入,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城乡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增长。 201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1%,四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前5个月,全省新增城镇就业26.35万人。

  专家指出,当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在产业升级、项目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扩大就业的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要制定促进就业的倾斜性产业政策,大力培育和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形成更多就业增长点。

  增加工资性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基础

  2011年年底,铜化集团下属的16家全资子公司全部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可以面对面地和管理层商议“我该拿多少钱”。 2010年,公司职工月工资为2617元,通过一轮工资集体协商,2011年职工月工资增加270元,增长10%。

  “兴皖”与“富民”密不可分。若劳动者工资水平与企业发展不同步,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受到影响,会导致内需不足,从而最终阻碍经济发展。实施“收入倍增规划”一年来,我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和完善企业分配制度,有序地推动在岗职工“涨工资”。 2011年7月1日起,我省执行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27.1%,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为1010元。

  “收入倍增规划”的实施,直接促使了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提高。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4013.85元,同比增长19.6%,是收入增长最大亮点;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58.4元,同比增长14.4%。

  显然,在目前企业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加薪的成本不该过多地让企业负担,否则会削减一些企业的竞争力。在促进居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政府正采取多种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促使其提升盈利空间,夯实在岗职工“涨工资”的基础。最为关键的是,要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使广大劳动者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劳动者技能是关键

  眼下,我省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增速放缓。一方面,企业用人需求较去年同期减少10%左右,且呈持续减少趋势;另一方面,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总量不减。从供需匹配来看,劳动者“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并存,技能人才和普工双短缺的特征更加突出。推进“就业提升工程”,促进充分就业工作面临着较大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增强紧迫感和敏感性,提高研判水平,做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储备。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减少的情况,要主动帮助企业分忧解难,把保增长和稳岗位有机结合起来;要着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针对“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状,要引导各类职业、技工院校紧贴市场和企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规模,把新生代农民工及部分下岗的四五十岁人员作为培训的重点。鼓励和扶持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积极练好“内功”。同时,开展校企合作,组织企业加强与职业、技工院校合作,拉好“外援”,开展适应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尽管困难很多,但总体来说,我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就业提升工程、创业富民工程为扩大就业奠定了广阔的平台。因此,我们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全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有关负责人肯定地说。

  据悉,今年我省将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就业目标;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0万人,就业技能培训30万人。通过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保收入倍增规划得到有效落实。(田婷)

 
  • 新闻张春贤考察驻疆反恐部队参与实弹射击
  • 体育温网-小威完胜七进决赛 将与A-拉德争冠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央行非对称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利率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晒伤5步紧急处理法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巴黎高定白富美指南 奥运史最时髦队员
  • 尚品“涅槃重生”Dior高定秀 男生时髦马甲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古董劳斯莱斯4640万 连环画稿价超千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