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发布”:我们为什么能快速歼灭谣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7日04:59  中国青年报

  7月5日13时54分,有微博主爆料称,南京市雨花台区共青团路有一九岁孩子因没户口无法上学,只能每天与母亲扫地。南京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南京发布”在经过155分钟的查询、寻找等核实工作后确认此微博信息不实,经联系,微博主自行删除了这条谣言微博。时间是当天16时29分。

  7月6日,本报以《一场155分钟的网络谣言歼灭战》为题报道了此事。今天,“南京发布”相关人员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如此快速粉碎谣言得益于今年6月建立的官方微博信息联络员制度。事实上,7月5日的“九岁孩子不能上学”舆情,正是这一制度首次经受突发事件的考验。

  网络辟谣“闪电战”

  这个机制不是红头文件,“只有一份我们当时拟的通知函。”6月初,南京市委宣传部向各区县宣传部和各部委办局宣传部(处)下发了通知,希望各部门选一名工作人员和“南京发布”对接,建立联络员制度。这些兼职的联络员平时都有本职的工作,只在需要时才被激活。

  这个通知函是关于联络员制度的唯一一份文件。“南京发布”管理员赵伊汉说,联络员制度不是躺在政府文件里的,而是“活”在网络上的。

  “我们的初衷是,建立快速、权威的信息互通渠道;建立市府和区县、部门间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快速沟通反应链条。”赵伊汉说。

  7月5日14时,正是赵伊汉发现了“九岁孩子不能上学”的微博。每分钟超过10条的传播速度“算高速了”,并且因为有百万粉丝级别的名人微博主参与转发,“肯定会继续保持高速传播。儿童失学、扫大街、户籍问题等,更是点中了公众的敏感点,这些使得这条微博有了被放大、被炒作的条件”。

  他立刻向上级汇报,通过QQ把微博链接、截图发给了雨花台区委宣传部干事刘明。

  各单位联络员有一个QQ群,互相之间的信息报送都是通过QQ完成的。遇到特别急、说不清的或联络员不在线的情况,才会电话联系。在联系刘明时,赵伊汉就加重了语气:“如果不及时回应,到晚上就会成为热点事件!”

  14时30分至40分,雨花台区委宣传部联系了区城管执法局、雨花街道办事处,请他们协助寻找这个孩子。

  14时45分,刘明接到了街道办的反馈:“经辨认,这个地点不在共青团路上,也不在辖区内。”

  15时许,区城管局安排多名环卫工人开车上路,在共青团路及附近实地寻找。15时30分,刘明接到了反馈:“查无此人,在实地寻找中也没有发现这样的孩子。”

  经过与爆料微博主联系,16时29分,辟谣完成。

  “百姓在哪里,政府就应该在哪里”

  2011年以来,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除了南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政务微博都相当活跃。

  “在没开微博时,政府的办公过程不能这样透明、及时,人们能看到的东西不多。微博这种新媒体一出现,信息一公开,自然而然地就应挤压谣言和猜忌的生存空间。”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董关鹏说。

  在他看来,“微博问政”有3点优势:“一是满足于现行条件下人们对于政府信息的需求,填补了从前看起来信息不足的情况。二、它满足现在信息碎片化的要求。三、它增加了官民之间的互动,百姓在哪里,政府就应该在哪里。”

  “南京发布”的新浪微博开通1年零3个月以来,赵伊汉感受到的不仅有关注,还有压力。

  “开微博就意味着政府的很多信息要公开,政府更要注意办公的方法和关心百姓。群众口味提高了,对我们的要求也提高了。”赵伊汉说。

  在今年6月建立联络员机制以前,舆情应对的流程还基本上是“发现——报告领导——领导联系事件对应部门并督促回应”的模式。2012年春节后,南京市委宣传部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微博体验”,发现四大薄弱点。

  “第一,突发事件有时候找人难,信息反馈慢;第二,有的区县和部门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还不熟练;第三,有些部门和区县在微博时代,微博传播意识和新闻事件的敏感性相对较弱;第四,各部门和区县其实有很值得发布的信息,比如交通部门的交通线路更新、中山陵景区的便民措施、玄武湖公园的主题活动等等,但是不懂得主动发布,也没很好利用微博等网络平台。”

  “现在,实际上是把原先的流程细化到个人对个人了,反应速度变快了,快就快在可以有专人对接,就盯着一个人,避免出事不知道找谁或找不到联系人核实的尴尬。”

  “南京发布”背后的年轻人

  “南京发布”联络员QQ群里目前共有55名成员,都是各区县和部委办局宣传部(处)的一线工作人员,“预计今后还会陆续有新单位的联络员加入”。55人当中,“80后”、“70后”占了绝大多数。使用微博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如鱼得水,“关键是如何用微博做好政务工作”。

  “现在面对微博上纷繁复杂的舆情,对于每个联络员来说,都是一件陌生的事。他们此前的主要工作也都不是微博宣传,所以都是边干边摸索。”

  联络员有学新闻专业的,但也有其他专业。“不论是否有专业背景,在实战操作中建立新闻敏感性和趋势预判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对于部门和区县,我们会传达对事件、新闻的分析和研判,以引起他们的重视,以后,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自己发现和研判。”

  目前,这些新任命的联络员还在自我适应和摸索。当有好的信息报送时,赵伊汉做了修改后,会发到QQ群里让大家学习:“微博宣传该用什么文风?什么信息适合微博宣传?”

  本报7月6日报道的《一场155分钟的网络谣言歼灭战》,也成了QQ群里最新的学习资料。

  “由于我们这个机制还刚起步,不是所有通讯员都能保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主动宣传意识,所以我们先建立了群,大家在群里互相交流学习,同时考虑组织一些小讲座。”

  小微博背后有大舞台

  这55名联络员都不是“专职人员”,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而且,这种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低,目前机制主要还是在信息交流互通、主动宣传发布,并不需要他们把联络工作放在第一位。所以,联络员制度没有对回应时间做出具体规定,也没有规定任何惩罚措施。“我们不会那么强硬,只能是不停地盯,告诉他们发展趋势、危险性,引起对方重视,主要还是要各区县和部门的积极配合。”

  董关鹏认为,从长远来看,的确需要有相关的规定来保证实施。但是从政府新闻发布的制度来看,难以规定奖惩。“不能片面地说,发布了新闻的就奖励,没有发布新闻的就惩罚。对于政府干部是否去执行这一类工作,我相信实际的突发事件会奖赏、惩罚他们的。”

  在网上出现关于一级政府或部门的负面信息时,董关鹏赞成“南京发布”这种积极的应对措施。

  “现在,有的地方政府部门遇到不好的信息,第一反应是对外界进行干预,例如删帖。但是删帖是没有用的,大多数情况下,删帖只会导致信息更快传播开来。删是删不完的,这种行为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像‘南京发布’这样,尽快核实、查找原因进行应对,才是良方,更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透明化,争取全程透明,自然而然就会降低谣言的生存空间。”

  对现在越来越多的“微博问政”,董关鹏说:“媒体的发达是国家之福,人民之幸。政府失语会导致公信力的下降。因此,这就要求政府人员普遍具备一定的媒介素质。”

  “微博需要专人维护,但背后应该是一个高效、强有力的应对体制。小微博背后有大舞台,做好微博问政,背后需要政府各部门以平等、包容的心态来提供支持。”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德生说。

  本报北京7月6日电

  相关文章

 
  • 新闻张春贤考察驻疆反恐部队参与实弹射击
  • 体育温网-小威完胜七进决赛 将与A-拉德争冠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央行非对称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利率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晒伤5步紧急处理法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巴黎高定白富美指南 奥运史最时髦队员
  • 尚品“涅槃重生”Dior高定秀 男生时髦马甲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古董劳斯莱斯4640万 连环画稿价超千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