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43项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7日05:39  西安晚报
43项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43项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本报讯 西安出台2012年度缓堵保畅工作安排,通过43项具体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完善城市路网体系

  实施秦汉大道、西阎二级公路、西户路改造等项目,提高主城区到副中心城市的通达性。

  推进快速路网体系建设。开工建设新安路(东南二环立交-南三环)、南门立交、东门立交、太白路与丈八路立交、南三环与长安路立交工程。推进红庙坡立交、朱宏路与凤城四路立交、朱宏路与北二环立交、星火路立交、太华路与环城路立交等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完善城市干道建设。加快建设朱雀大街南延伸、电子正街南延伸、太华北路北延伸、经九路、桃园路北延伸、凤新路等重要干道,完成西铜高速(绕城出口至凤城九路)、文景南路、渭滨街南段、公园北路南段、东月路、凤城八路、丰庆路(劳动路-环南路)、电子二路(太白南路-含光路)等道路建设改造。

  加快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完成全市范围内代征道路收缴的摸底调查,制定代征道路收缴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代征道路收缴工作,完成新建改造34条支路、背街小巷。

  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做好全市停车场建设项目的选址储备工作,抓紧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停车场建设,开工建设8000个公共停车泊位。

  完成优化交叉口、建设公交港湾100处以上,修建过街设施10处以上。

  加大公共交通发展力度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地铁1号线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加快地铁2、3号线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地铁4号线。

  初步完成公交运营调度智能化建设,实施公交提速计划,完成施划30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总结公交与地铁接驳经验,力争在9月底前再开设5条以上微型公交、区域公交等,年底前新增、更新公交车750辆,总营运车数达到7500辆以上,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到42%以上。

  试点推行快速公交(BRT)建设,推动高新区、沣东新城等开发区建设1~2条快速公交示范线路,促进外围新区的发展。

  做好全市综合交通枢纽的选址储备工作,建成投运城南枢纽站,完成城东枢纽站主体工程建设,鱼化寨、国际港务区交通枢纽力争在年内开工建设。今年还将增加出租车约700辆,缓解群众提出的“打车难”问题。

  鼓励单位开行班车。9月底前研究出台公交车面向社会单位开行班车服务的办法,并全面开展班车服务。

  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科学制定新建工程的设计方案。各类交通设施和地下管线必须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运行,切实保障项目建成后能够充分发挥交通功能,避免重复建设或开挖。

  合理安排新建工程的开工时间与工期。市政道路、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日常维护工程,除应急项目外,均应采取夜间施工,在白天恢复交通。

  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加快开发、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系统,新建50处交通信息采集断面、100处电子警察监控、10处停车诱导等设施;在文景路、太华路、友谊路等10条主要干道上实施联线信号控制,形成绿波带。

  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建筑垃圾清运车、货车、黄标车等重点对象上路行驶的管控。开展以打击三轮车、摩的等“黑车”非法营运和乱停车等交通秩序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治理行动。

  合理安排洒水车、机扫车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时段。

  全面排查现有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完善标志、标线、行人过街信号灯等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加强交通安全管制,制止行人、非机动车乱闯红灯。

  加强三府湾、城东、城北、城西等客运站周边交通秩序管理,解决客运站周边交通混乱、拥堵状况。逐步将主城区内的客运货运场站迁出三环,在市区外围规划建设客货运输接驳场站。

  开展“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系统教育活动,普及交通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抵制闯红灯、翻越栏杆、横穿马路等出行陋习,让文明交通深入人心。

  专项行动

  违法占道停车从严从重处罚

  本报讯 从7月1日起至年底,我市在城六区及各开发区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机动车停车秩序专项整顿行动。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将重点解决目前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乱设点、乱收费、乱停车问题以及配建停车场挪作他用及经营性停车场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通过整治行动,实现沿街单位、社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

  不按箭头停车将受罚

  相关部门将对现在占道停车场及停车位(含人行道上)进行重新审定,按照“统一编号、统一标牌、统一公示、统一标线”进行规范设置。并以红、绿、白三色分别对全市一二三类道路和特殊区域停车场点进行区分施划。所有车位统一施划方向箭头,对不按箭头停车的行为一律处罚。设立收费告示牌,对所有非法设立的停车场点一律取缔。

  违法占道停车一律拖移或锁车

  同时,全面加强道路违法停车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对占用公交专用道、公交站点、十字路口、消防栓、盲道、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等违法停车行为。对所有违法占道停车一律拖移或者锁车,从严从重予以处罚。

  南北大街人行道实行禁停试点

  全面施划人行道横线,确保行人路权。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沿道沿1.5米区域内施划黄色人行道标线,人行道标线内一律禁止停放车辆。大力整治随意设置路障问题,拆除所有沿街路障。在南北大街人行道实行禁止停车的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有计划地在全市主干道推行。

  挪作他用的停车场要限期恢复功能

  我市将对现有配建停车场进行全面摸排,彻底解决配建停车场挪作他用的问题。对挪作他用的,要从严处罚,并责令其依照相关规定限期恢复功能,开展运营。对拟建、新建的公共停车场、配建的停车场进行跟踪监督,做到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对已建成的商住小区因配建停车场未建足或未开放停车场造成大量车辆停放在门口、路边的问题,由市建委牵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管执法局配合,进行整顿。

  主城区将实现POS机收费

  收费员乱收费、预收费、收钱不撕票、撕假票、超范围收费等违规行为将受严肃查处,违反者将被辞退。整顿行动要求尽快杜绝人工收费、尽快在主城区实现POS机收费模式。

  对擅自设立的停车场,将责令停业整顿,强制规范设置。我市还将尽快制定《西安市沿街单位、社区停车场开放管理办法》,坚持政府让利原则,采取行政性事业收费方式,最大限度挖掘、盘活停车资源,最大程度鼓励沿街单位、社区开放停车场,推动我市停车难问题的解决。

  拥堵成因

  六大因素诱发

  城市交通拥堵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2012全市十件惠民实事之一。交通拥堵作为“城市病”,到底“病”在哪?

  据了解,目前我市城市道路总长2473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6.02平方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位列第11和第5位。分析诱发我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因素,既有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设施严重不足等大城市的共性问题,也有我市城市发展中的遗留问题和城市管理等因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1.1万辆,加上外地进城车辆约45万辆,城区单日机动车保有量近200万辆。近5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速超过20%,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增速位居前列。

  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城市中心区公共服务设施密集度过高,新区相对薄弱。商业、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大量集中在中心城区,其有限空间与日益增长的向心交通需求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三是城市路网不够完善。受陇海铁路影响,南北方向的城市主干道路较少,高峰期极易形成拥堵。古城墙“瓶颈口”效应明显,导致中心城区交通出入不畅。棋盘式路网格局形成的道路交叉口较多,不利于交通组织。旧城区内支路体系不完备,微循环作用发挥不够。此外,我市快速路较少,快速路、主干道、支路路网级配不尽合理。

  四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由于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尚未成网,虽然近几年公交车辆购置增速加快,但受公交规划线路不完善、大中型公交车辆比例不合理等影响,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五是占道施工及经营影响较大。我市现有地铁、市政等占道施工现场近百处、部分项目施工时限长、占道范围大,削弱了主干道通行能力。同时,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等行为也影响道路交通组织。

  六是交通管理执法力度仍需加大。机动车变道抢行、不按规定停车、发生轻微事故不及时撤离、行人闯红灯、翻越隔离护栏等不文明、不遵规、不守纪的行为仍较为普遍,在影响交通安全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为拥堵”。

  本组稿件由记者刘振 实习生黄叶峰采写

 
  • 新闻张春贤考察驻疆反恐部队参与实弹射击
  • 体育温网-小威完胜七进决赛 将与A-拉德争冠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央行非对称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利率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晒伤5步紧急处理法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巴黎高定白富美指南 奥运史最时髦队员
  • 尚品“涅槃重生”Dior高定秀 男生时髦马甲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古董劳斯莱斯4640万 连环画稿价超千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