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抱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核心:民生为本导航发展

2012年07月07日11:37  龙虎网

  龙虎网讯 今夏,南京城内外处处可见幸福表情绽放:拆迁户张辉领到安置房了,征地农民夏邦义进入城市保障了,农民工许军的儿子享受到助学券了……在他们背后,一座城市正在进行一场追求幸福的转型。

  “现代化建设实质上是一场幸福革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核心要义是实现民生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而这两方面的综合体现就是享有幸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

  从硬政绩到软政绩,幸福都市与现代化并轨运行

  进入发展新阶段,南京站在新起点上:未来五年,南京将处于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1.5万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城市居民收入从4300美元增加到8600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城市该树立怎样的追求

  开启“两个率先”新征程,重新审视发展的核心要义,南京十三届党代会提出建设“三都市”,建设幸福都市摆在“三都市”之首。

  “实现‘第二个率先’,本质上就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率先,现代化指标的完成就是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杨卫泽说,相对总量增加、发展速度等“硬政绩”,要更加积极追求以人民幸福感受、社会和谐程度等为衡量标志的“软政绩”。不放弃经济增长、环境改善等“显性政绩”,更加重视以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等为衡量标志的“隐性政绩”。

  科学谋划幸福都市建设总体布局,南京明确思路目标与突破路径。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介绍,南京制定了完善终身教育、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十大体系的实施意见。未来,南京民生发展的底线是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高于GDP增长,农民收入增幅要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困难群体收入增幅要高于一般群体收入增幅。

  先挑最重的担,民生为本给城市发展导航

  一回家,张辉就爱在图纸上比划,他在丁家庄——南京四大保障房城市组团之一,选中了两套房。他说,秋季拿到房后立即装修。去年正月,南京一次性全面开工四大保障房片区,总用地5.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950万平方米。今秋,3000多套安置房交付,万套公租房年底起交付,年底8.28万套基本都能交付使用,数十万人圆梦安居。

  都说保障房建设缺地缺钱,最缺的还是政府的决心,南京要为实施这史上最大的安居工程投入500亿元。今年,南京还在为另一个总面积达一千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选址,“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新就业大学生及创业创新人才住房有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租房有支持,全市人均15平方米以下的困难家庭住房都有改善。

  6月29日,南京宣布48.61万被征地人员全部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待遇,在全国率先真正解决了这一历时最久的征地农民进城难题。为此,南京市、区(县)将投入130亿元填平缴费差额。

  53岁的颜红巧原是白下区杨庄的农民,她说进入社保后,养老、生病再不怕了,走路都一身轻。栖霞区征地农民夏邦义告诉记者,今年胆结石开刀,花费一万六千多元,幸亏有了城镇居民医保,个人实际才付了三千多元。

  民生落到实处,全覆盖是关键词。2011年秋季,南京为全市17万就读幼儿园的适龄幼儿,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幼儿助学券”,成为全国首个免除幼儿基本教育费用的城市。今年,残疾人免费乘坐公用交通,城镇医保住院报销提高到82%,为全市60岁以上困难独居老人购买基本居家养老服务,明年新农合与居民医保并轨,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一项项民生政策,敲开千家万户幸福的大门。

  1

  重在转制度,五大机制让幸福落地

  今年3月,南京出台《幸福都市考核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用63项具体指标“量”化幸福都市建设,明确用“幸福指标”考核区县和部门的工作,并将此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溧水县白马镇白龙村村民徐友志通过政府担保,贷款三十多万元开办了茶叶加工厂,今年增收20多万元。农民收入倍增,这个幸福都市的重要指标,正在一大批徐友志身上体现。溧水县委书记姜明介绍,对照全市指标,县里将农民增收细化成十项具体工程,一一分解到各部门、镇街。在他脑海中,幸福溧水不是空洞的名词,而是具体的追求——到“十二五”末,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达到苏南发达地区水平。

  6月中旬,白下区委托第三方开展幸福都市测评,区委书记陈勇表示,要对测评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百姓的幸福感受要成为政府工作的指挥棒。

  以民生需求目标倒逼财政改革创新。市财政局局长林克勤介绍,南京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要逐年提高,今年1-6月,全市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97.5亿元,增幅为19.6%,占全市公共财政总支出的70%。

  打造幸福城市,南京着重构建五大机制:科学的目标管理机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以全覆盖、均等化、公平化和普惠制为基本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持续的投入机制 ,确保新增社会公共服务资金和项目向薄弱地区、薄弱领域和弱势群体倾斜;高效的运行推进机制,将“提升幸福感”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总体布局;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推进科学发展与建设幸福都市有机衔接,评估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

分享到:
  • 新闻民航局:新疆劫机事件机上未发现爆炸物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小德八进决赛 与穆雷争冠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武钢修锁补鞋做电商 钢企非钢转型引争议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不下厨也能吃得可口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中国成注水奢侈品倾销地 巴黎高定时装周
  • 尚品男人做炸酱面更好吃? 经典宝马M3改装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古董劳斯莱斯4640万 连环画稿价超千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