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干部下乡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8日03:19  现代快报

  为推进“三解三促”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江苏睢宁县以推动科学发展、化解社会矛盾、整治村容村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从今年5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百名局长任村第一书记、百名科级后备干部任村官,千名干部驻三夏、千名干部助秋调”的“双百双千”工程。

  近2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些“下乡赶考”的干部们,他们的到来,到底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现代快报记者深入到睢宁乡镇发现,一个零距离、无遗漏、全覆盖的党群、干群联系网络正在睢宁县建立。

  □现代快报记者 邢志刚

  “双百”工程

  即县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包挂到村,同时任包挂村第一书记,百名机关科级后备干部直接到挂职村任“村官”,促进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察民情、解难题、办实事。

  局长驻村都在干什么?

  修路建电灌站

  “我家的三四百头小猪正赶上好行情卖了一个好价钱,让我狠狠地赚了一笔。”这几天,古邳镇汤山村戴庄组养殖户崔学善逢人便这样念叨。崔学善所说的赶上好行情,与汤山村的一条丁字形水泥路分不开。

  “这条丁字形路以前是泥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坐在车上像是小孩在玩蹦蹦床。”崔学善说,每到家里小猪出栏的时候,要是晴天还好,一旦遇到雨雪天,往往就会错过好行情,一头小猪有时候能折到七八十元。崔学善高兴地说:“现在再也不会担心了。”

  这条丁字形的水泥路是作为该村第一书记的朱元奎解民忧的举措之一。今年5月份,睢宁县广播电视台台长朱元奎担任汤山村“第一书记”。从那时起,他就经常到他负责的汤山村走访调研,当他看到村里5个组的村民还在走着泥土路,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村民修路愿望强烈时,他积极协调农委,仅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1.4公里的水泥路和0.6公里的砂石路铺设完成,解决了沿路360户村民、1400多人出行难问题。

  汤山村村民郑思彦说,“我在这开个板材厂,厂里有40多人。以前受制于道路,生产生活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对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带来的促进很大。”

  朱元奎说,现在正考虑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汤山村再解决2公里的水泥路和位于朱曹组的汤山抽水站电灌站项目建设工作。“电灌站项目涉及到民便河南侧低洼地块的800亩农田以及沿线的1500亩农田旱改水项目的顺利实施。”

  调整产业结构修建村部

  在简陋的村部里,睢宁县林牧渔业局党委书记邵其美对记者说,担任岠山村“第一书记”后,他就进行了调研。“岠山村有2300多人,6个自然小组,耕地2309亩。村民们除了种小麦外,还种经济作物西瓜和苔干。但因为都是陆地栽培且面积小,村民增收还是有限。

  这些问题如何改变?邵其美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开会,寻求解决的途径。通过到临近乡镇考察学习,思想很快统一:“突破口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邵其美说,岠山村首先决定种植设施西瓜500亩。通过测算,这一项可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000元。其次,苔干的种植面积也要扩大到500亩。这一项也可以提高村民人均收入1000元。“目前正在做结构调整的准备工作。”

  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岠山村党支部书记冯召臣看来,是增加村民收入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可行之举。此外,即将启动的村部建设一事,也让村党支部书记冯召臣非常欣喜。他说,“现在办公的村部,是10年前学校合并后留下的闲置校舍。已经老旧不堪。新的村部已选定地方,7月份就可动工。”

  访贫问苦 出钱出力

  作为邱集镇姚圩村“第一书记”,睢宁县药监局局长荣保翠曾多次到姚圩村进行调研考察,走访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6月7日,荣保翠等人冒雨来到邱集镇王庄村、姚圩村等地,给村民送去急需的化肥,并将帮扶款送到村里。

  邱集镇王庄村村民张朝霞老人因为家庭不幸,自己带着孙子、孙女生活,经济困难。荣保翠了解情况后,帮其修好了房子,又给她送来了色拉油、机收费等,帮助她抢收。当了解到王庄村新铺水泥路还存在资金缺口的情况,荣保翠又代表药监局捐助了2万元现金。

  此外,荣保翠还筹集资金,为姚圩村援建了一条1500米长的村道。药监局副局长孙波介绍,在今年麦收期间,药监局还组织人员,开展了送医、送药、送知识等活动,将风油精、氟哌酸、创可贴等常用药物,送到田间地头。

  今年70岁的姚圩村村民王丙礼说:“老伴患有精神病20多年了,30岁的儿子因为贫困至今都没有娶上媳妇。前不久药监局还送来了300元现金,2袋化肥和2桶油。感谢这些办实事的好干部。”

  城里来的年轻人

  帮村民建房

  开通有线电视

  今年5月5日,刘砾到古邳镇报到,这位电视台的新闻部主任,在农村已扎根6个月。通过走访调研,刘砾发现圯桥村村民顾献锋家非常贫穷。“顾献锋今年刚过40岁,夫妇俩属重组家庭,4个孩子最大的上初一,3个上幼儿园。80多岁的老母亲已经失明多年。现在居住的房屋是借别人的,原来的房子已经坍塌。”“通过有关渠道,我联系了一家爱心企业。三夏农忙一过,他的房屋就可以动工了。”

  据圯桥村党支部书记周炜昉介绍,刘砾还给村里10余户低保户,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

  办小额贷款

  助妇女创业

  睢宁县妇联的后备干部李妍驻点在魏集镇马王村。马王村有一些村民进行养殖,但苦于资金不足,无法扩大养殖面积。“这样的农户在马王村就有4户。”

  而妇联正好有一项关于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的政策。经和单位进行沟通,很快为这4户农民办理了贷款手续,每户8万元。“这项贷款先由农户按时付息,然后省财政再进行全额贴息。属于无息的。”

  救助信访农民

  矛盾消除在一线

  今年5月中旬,在邱集镇大余村村部,一位拄着拐杖的农民找到了“村官”宋蕾。这位老者名叫朱有汉,50多岁了,20多年前因患有脑瘤到南京一家医院治疗,因效果不好落下个半身不遂。整个家庭陷入贫困。因此他年年到县里上访,要求政府给予救助。宋蕾将情况向局领导做了反映,局领导安排给特困户朱有汉300元现金、2桶油并进行了慰问。今年三夏期间,还组织人员帮助朱有汉收割麦子。最后,朱有汉表示,“以后有事就找城里来的干部,不会再上访了。”

  不走出机关,我可能永远也不能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的酸甜苦辣,不能如此透彻地领悟农村工作的艰辛,不能如此近距离地探知农民内心的真正想法……——后备干部刘砾的民情日记

  官说

  民说

  这些城里来的干部们,是带着感情来的,带着任务来的,解决的都是村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不玩花架子,真抓实干,这样的下乡干部我们欢迎。

  ——村民

  “双千”工程

  即在夏、秋农忙时节,分别选派千名干部驻三夏、助秋调,通过提供资金、农机、农资、农时信息等方式帮助基层排忧解难。

  确保夏粮归仓,秋苗到田

  为落实“双千工程”,睢宁县要求,在夏秋两季农忙时节,各单位自行组织全体人员在第一书记带领下,主动与包挂镇对接,在镇党委的统一安排下,通过“调农机、送农资、发农时信息、帮资金”等方式帮助农民,特别是帮助留守家庭和困难群众顺利完成夏秋两季收种及产调工作,确保夏粮归仓,秋苗到田。

  魏集镇张铺村是睢宁县县委组织部的帮扶点。魏集镇组织委员卓士超介绍,“在麦收期间,组织部在本单位发动捐款,筹集资金1万元。用这笔钱支付了40多户困难群众的收割费用。组织部的3位副部长还带领工作人员,帮助村民收割了田头的小麦。”

  今年三夏期间,在官山镇荆山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农机局局长韦昌生得知该村2.5万亩小麦秸秆回收没有去路后,韦昌生在通过和村里商量后决定,由村组干部做群众的工作,组织群众进行秸秆还田,农机局将从项目上安排补贴费用。对此,群众也很乐意接受。

  此外,由于在全村500多户中,100多户孤寡老人和困难户缺乏劳动力,再加上在外打工的人员比较多,夏收夏种存在着不同程序的困难。“我们商量对这些困难户由村里调度机械,帮助他们收种,农机局会给予一些费用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韦昌生介绍,今年县政府出资为800台收割机装上了秸秆粉碎机,近56万亩小麦实现了秸秆还田。农机局还给农机手每亩30元的补贴。这样农民省了事,农机手多赚了钱,双方都高兴。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小德八进决赛 与穆雷争冠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宜家物美价廉被指噱头 宣称低价实则暴利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不下厨也能吃得可口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中国成注水奢侈品倾销地 巴黎高定时装周
  • 尚品男人做炸酱面更好吃? 经典宝马M3改装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文交所:组包方交易商与投资人博弈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