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生有“内部指标”?不可能不可信

  昨日起,我省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向考生发放。省考试院录取场召开工作会,对近几年招生录取过程中,个别地方曾经发生少数考生、家长被不法分子坑蒙拐骗、蒙受损失的事件,总结出四种高考诈骗伎俩,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凡是将升学与钱挂钩的,都可能是骗局”,需要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省考试院申诉及举报电话:028-88454075,省公安厅举报电话:028-86301214。

  诈骗伎俩一

  “走特殊类型招生捷径”

  这段时间,可能有不法分子或中介向考生和家长大肆宣传“单独招生”、“自主招生”等就是学校“自由招生”。只要交钱,就可不受约束,随意突破文化成绩要求。

  提示:实际上,从来不存在无条件限制的“自由招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大学和试行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的,考生必须通过高考或按学校招生章程规定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而且整个测试及录取过程均由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自主招生”的学生除缴纳正常的学费和住宿费外,完全不需要缴纳所谓的“自主招生费”。因此,凡是打着这种幌子收取学生费用的肯定是骗局。

  诈骗伎俩二

  “机动名额”“内部指标”

  骗子往往宣称有高校的“机动名额”、“内部指标”、“三本点招”、“计划外”之类,诱骗考生和家长。谎称没有上线只要缴钱就可以读大学,甚至说“低分、不够分也能录取为本科”。

  提示:教育部对录取期间高校招生计划的使用有严格要求,高校必须按照“集体议事、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招生计划的使用程序、范围和责任,只有上了省控批次线,又上了所报考志愿院校的调档分数线,才能进行投档。“分不够,钱来凑”完全不可能、不可信。

  诈骗伎俩三

  故意混淆自考、成人考试

  一些学校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

  提示:家长需要注意,通过如此渠道,“入学”后也不能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部分民办院校为招揽生源,刻意模糊办学类型,声称所谓的经教育部批准计划外自主招生或招收试点本科生等等,滥发录取通知书。这些学校大都是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成人高等教育辅导班的形式办学,不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办学资质的学校。

  诈骗伎俩四

  声称有“地方委培生”

  往年曾有骗子以军事院校招“地方委培生”或“自费生”,向考生及家长收取数额不等的“培养管理费和服务费”,纯属招生诈骗活动,考生及家长切忌上当受骗。

  提示:军事院校招生没有“地方委培生”或“自费生”之说。军事院校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一样,均纳入了国家统一的招生计划,实行严格的统一招生管理,所有被录取的考生均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新生入学后还要经过严格的复查,复查合格后才能取得学籍、军籍,并且不缴纳任何费用。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小德八进决赛 与穆雷争冠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宜家物美价廉被指噱头 宣称低价实则暴利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不下厨也能吃得可口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中国成注水奢侈品倾销地 巴黎高定时装周
  • 尚品男人做炸酱面更好吃? 经典宝马M3改装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文交所:组包方交易商与投资人博弈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