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8日08:20  晶报 微博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7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会议。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市(地、州、盟)设分会场。

   胡锦涛:破除束缚创新的思想和体制障碍

   胡锦涛强调,我们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

   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胡锦涛强调,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胡锦涛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6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第二,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推进基础前沿研究。第三,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第四,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第五,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第六,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胡锦涛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加大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5%以上的目标。

   温家宝: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温家宝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如果能在“中国制造”前面再加上“中国设计”、“中国创造”,我国的经济和产业格局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温家宝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二要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三要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国家投资建设的科研设施要向企业开放,作为技术研发的公共平台。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要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四要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使各类企业公平获得创新资源。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具创新活力,要为他们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温家宝强调,要在政策上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创新,要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并进一步完善,重点解决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资助、贴息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科技人员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支持他们创新创业,特别是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使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获得与其价值相称的收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据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新华社发表评论:

   让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7日在北京闭幕,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释了加快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任务。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对于推动我国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大会通过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大会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太空漫步、蛟龙潜海、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高速铁路、超级杂交稻、基因测序等一大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捷报频传。

   当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引领,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科技创新,重点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重要进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上取得重要进展,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在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中处于关键环节和核心地位。科技创新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要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聚集,使企业全面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

   要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提高质量,减少数量,适当延长报奖成果的应用年限。要把奖励重点放在鼓励出人才上,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导向。

   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抓住时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将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新华)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小威第五度折桂 成第7位30+冠军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四川彭州农民发现乌木被收归国有引争议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不下厨也能吃得可口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中国成注水奢侈品倾销地 巴黎高定时装周
  • 尚品男人做炸酱面更好吃? 经典宝马M3改装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文交所:组包方交易商与投资人博弈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