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留守儿童来宁和爸爸妈妈相聚 却依旧无人陪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8日08:58  龙虎网
留守儿童来宁和爸爸妈妈相聚却依旧无人陪伴

制图 张翠莲

  龙虎网讯 暑运拉开大幕,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出现在南京火车站,成了铁路客运的“主力军”。这些“小候鸟”早已等不及了,他们满怀着思念,飞来南京和在这里打工的父母团聚,度过近两个月愉快的“亲子时间”。但是,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他们在城里遭遇了“第二次留守”,如何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快乐,值得社会关注。

  又到暑假

  留守儿童来宁

  和爸爸妈妈相聚

  “小宝快点,要跟紧我,抓好背包带子,马上下车了……”昨天上午7时左右,60多岁的李大爷带着孙子从重庆乘坐K567列车来南京,一到火车站,7岁孙子便急着要下车。除了孙子外,李大爷还大包小包地带了不少家里自产的东西给儿子和媳妇。火车站工作人员见状,连忙上前帮忙,将这爷孙俩引到快捷通道准备出站。

  李大爷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带着孙子来南京,和在这里打工的父母团聚,“这孩子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什么都感到好奇,更是盼着和他爸爸妈妈见面,我也盼着和儿子儿媳团聚。”李大爷笑着说,儿子和媳妇在江宁一家电子厂打工,一年中只有过年才回家几天,这次到南京他们将暂住两个月,等到暑假结束了再回去。“我也算是‘老候鸟’了!”李大爷调侃道。

  车站相见

  拉着父母的手

  孩子们欢呼雀跃

  记者在车站其他各处看到,“小候鸟”的身影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不少都是一两位家长看管五六个孩子,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据火车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几天是“小候鸟迁徙”的高峰期,这拨小旅客来得快去得也快,预计到本周末,“小候鸟”组成的小学生流将基本结束。

  昨天上午9时许,火车站出站口挤满了接站的人。不少人正在等待从安徽阜阳开来的列车。记者从人群中了解到,接站的大多是在南京务工的安徽籍打工者。

  阜阳籍农民工陈师傅夫妻俩一大早,就从白下区的建筑工地来到火车站,他们要接来过暑假的儿子。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张望着出站口的陈师傅告诉记者,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由外公一起陪着来。昨天一大早,他就请了假,去菜场买了一些好菜,与妻子急忙赶到车站来了。

  随着大批旅客的到来,出站口到处都是团聚的欢笑声,孩子们欢呼雀跃,拉着来接站的爸爸或妈妈的手,张望着这个城市。

  “爸爸,妈妈,我在这儿!”陈师傅夫妇望眼欲穿,等了好久才等来了儿子。摸着儿子的头,陈师傅冲着老婆一个劲地笑,“一晃半年,儿子又长高了”。

  孩子心声

  想和妹妹

  去更多好玩的地方

  带两个孙女从安徽淮北赶来南京团聚的赵大妈告诉记者,儿子与儿媳都在南京打工,两个孙女今年一个10岁,一个才5岁。

  赵大妈说,这次送两个孙女过来,不会像往年一样,马上回去了,而是要在这里陪孙女过完暑假,再一起回去。因为从报纸、电视上看到,不少父母忙着打工,疏于照顾孩子而发生溺水、触电的情况,所以不放心。“团聚是开心的,但安全更是第一位的。”赵大妈说。

  见记者拍照,赵大妈两个孙女调皮地做起鬼脸。大孙女朵朵说,去年来南京过暑假,去了玄武湖公园,今年要去红山动物园、海底世界。“今年,我想和妹妹去更多好玩的地方,爸爸、妈妈能带我们逛动物园就很快乐。”

  但赵大妈悄悄摇了摇头对孩子说:“太贵了!她们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未必都能带她们去。”其实她也知道,孩子很想去……

  父母期盼

  让孩子有机会跟同龄小伙伴玩乐

  等到暑假,把在老家读书的孩子接到南京,买件新衣服,吃顿肯德基,带孩子痛痛快快玩一下……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抱着这样的想法。然而,真正把孩子接来了,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力照看。忙于生计的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委屈这些“小候鸟”,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里“第二次留守”。

  王仁平是一个来自河南的水电工,暂住在南京中央门外五塘村,他与妻子来南京打工,断断续续已经十来年了,他一共有两个孩子。上周一,两个儿子就从老家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大儿子今年13岁,数学成绩不好,这让王仁平很担心。

  “儿子来了一个星期了,刚到这里时的热情似乎已经消退了,他每天除了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做做作业,好像也没啥事能干。”王仁平说,由于他与妻子都要外出打工,两口子的收入并不多。两个儿子来这里过暑假,他都没时间陪他们出去玩,而且经济上也承受不起动辄上百元的游玩费用。

  虽然如此,王仁平说他平常一有机会,还是会带两个儿子到同在这里打工的亲戚、朋友那儿走走。“每次带着儿子经过市区,都能从他坐公交车时,看着窗外的眼神中察觉到他内心的一丝期盼,我知道他也想去电影院看看3D电影,去书城看看图书,甚至去海底世界玩一下,但这些目前我们都还没法帮他实现。”王仁平说到这里不免有些感慨。

  “要是能有一些免费的团体性游玩活动,能有成年人帮助照看一下,不仅孩子玩得开心,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会很放心。我们最大的期盼,就是让孩子有机会跟同龄小伙伴玩乐。”王仁平说。

  也有烦恼

  “小候鸟”寂寞难耐

  想回老家

  在南京中央门小市新村,有不少来自河南、安徽和苏北的“小候鸟”,他们的父母大多在附近金桥、玉桥几个大市场打工或做生意。昨天,记者接触到他们其中的几位。

  12岁的刘磊来自河南商丘,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7月2日来南京后,他整天呆在屋里看电视。因为没有朋友,又缺少与家人的沟通,他一心想着能早点回老家。

  能让刘磊敞开心扉,记者也是费了一番力气。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因老家无老人,其父母在南京某市场卖东西,年幼的刘磊一直与大他10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受生活环境影响,刘磊从小性格就十分内向。今年暑假,刘磊来到父母身边,来之前他兴奋无比,可真正见到父母,他又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交流。

  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亲人,让刘磊感到不知所措,“在这里我感觉自己像是多余的,我不知道每天要跟他们说什么,周围的人也都不认识,出去也没有意思,还不如呆在家里看电视。如果有可能,我想马上回老家。”刘磊有些烦恼地说。

  也有幸福

  跟妈妈在一起

  不觉得累,很开心

  “妈妈,我来帮你!”在南京水西门大街文体路路口,一个晒得黑乎乎的小家伙一边冲着正在干活的妈妈大喊,一边拎着一桶水帮忙干活,被太阳烤得汗流浃背,却依旧干得热火朝天。这个小家伙就是从安徽天长来南京的张小飞。

  当记者问及“累不累”时,12岁的张小飞直摇头说:“不累,跟妈妈在一起不觉得累,很好玩,也很开心。”张小飞告诉记者,爸爸妈妈在南京一个打零工,一个在路边摆摊卖吃的,来南京已有五六年了,他在老家上学,从7岁开始,每到寒暑假就会来南京帮他妈妈干活。“每次来到这边都没有人一起玩,一般都是跟着妈妈出摊,有时帮忙干点活。”张小飞说。

  来自江苏宿迁农村十几岁的小佳雯,每到寒暑假就会“飞”来南京,帮她妈妈干活。佳雯的妈妈王倩女士,在南京城东一家菜场卖菜,小佳雯每天一大早,就跟着妈妈在嘈杂的菜场守菜摊卖菜了。

  暑期小佳雯从老家来南京与父母团聚。母亲每天凌晨2点都要到菜场卖菜,小佳雯对这座陌生的城市充满好奇,因此也早早跟着母亲一起来到菜场。一笔生意完成,小佳雯将钱小心放入钱箱内,才做第二笔,没有顾客她就守摊子。晚上蔬菜卖完了,回家路上,晚风吹拂着她们的衣角。

  愿像小佳雯一样飞来南京的“小候鸟”,在与父母的相聚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亲情。

  记者 卢斌 摄影报道

  来源:新华报业网编辑:朱琳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小威第五度折桂 成第7位30+冠军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四川彭州农民发现乌木被收归国有引争议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不下厨也能吃得可口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中国成注水奢侈品倾销地 巴黎高定时装周
  • 尚品贵比黄金的美味鱼翅 入门级腕表常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文交所:组包方交易商与投资人博弈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