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牌观念的淡化体现社会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00:00  北京青年报

  今日社评

  竞技体育是运动美学的范本,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大众体育是锻炼身体和高趣味性的游戏,能增强体质,也能陶冶情操。体育的功用多元,人类的视野开阔,附着于体育之上的过多意义将逐渐消解。体育回归本真,金牌观念淡化,这是社会进步和民众成熟的表现。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80后北京女孩肖晓圆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喜欢上体育的。然而,她近年来发现自己和父亲在体育兴趣上的差别越来越大:父亲满足于“看而不动”,喜欢乒乓球和女排,本土化倾向明显,看重输赢结果,对这两个项目历届国家队的教练、球员了如指掌;她自己则不太看重冠军归属,既熬夜欣赏欧洲杯、温布尔登网球赛等高水平赛事,也亲自参与羽毛球、网球、滑雪等运动。

  事实上,肖家父女体育观念的差别,基本上是老一辈和年轻人对体育不同理解的真实写照。应该说,体育比赛先天就和地域、民族、种群的对抗挂钩。以足球为例,小到两个班级的比赛,会引发两班同学的关注和悬心;中到两个城市之间的比赛,会牵动两城球迷的喜怒哀乐;大到两个国家队之间的关键比赛,会有数以千万计的球迷为最终结果欢乐或忧伤。场上拼搏,场下呐喊,体育比赛的激情和魅力才能光荣绽放。见证自己的运动队(员)取得胜利,始终是体育所能带给人们的最大喜悦。在这一点上,年长的体育迷和年轻的体育迷并无分别。

  不同的是,新老体育迷成长过程中的国情不同。长者青春年少时,中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话语权有限,体育成了中国与世界对话的不多的渠道之一。对外是展示中国人竞技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窗口,甚至还是释放政治和外交信号的独特介质,对内则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提升国家凝聚力的催化剂。中美之间著名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有效通道;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伟业,激发了民众巨大的爱国热情;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零的突破”,把众多海外华侨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那些体育和政治、国运、民族情感联结至为紧密的日子里,体育被赋予了超越比赛本身的重要意义,每一块奥运金牌的取得,都被视为国人的一次重大胜利。而每一次体育比赛中的重大挫败,也就格外令人心痛:足球史上的“5-19”事件之所以酿成骚乱,不仅是因为国足踢得太臭,更重要的是人们不能接受泱泱大国输给弹丸之地的事实。

  时代在前进,观念在嬗变。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综合国力迅猛增长,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明显增强,经济实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年轻体育迷的眼界打开,自信心增强,看待竞技体育和奥运金牌的目光也越来越平和。体育比赛的民族性仍然在,中国队和外国队比赛仍然让人牵肠挂肚。但体育比赛的美学价值和娱乐属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掘和认同。

  欧洲杯胜负与国人无关,但我们仍然熬夜看球,因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事能给我们带来观赏快感。巴洛特利不是顶级球星,但总能抢到体育头条,因为他身上丰富的娱乐细胞总能给我们带来比赛之外的惊喜。金牌之争很重要,奖杯永远是运动员拼搏进取的不竭动力。金牌归属又有些不重要,已经不可能拿到奥运冠军的姚明值得尊敬,因伤退赛、卷土重来的刘翔身上的勇气和韧性,比金牌更加闪亮。

  体育被称为“和平时期的战争”,未来也不会脱去民族和群体对决的色彩。但体育毕竟不是真正的战争,对抗只应发生在赛场内,运动员结束比赛就该惺惺相惜,球迷走出场馆就不必再互相叫板。在和平开放的地球上,体育比赛是促进团结、友谊、进步的媒介,不是引爆自大和仇恨的工具。竞技体育是运动美学的范本,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大众体育是锻炼身体和高趣味性的游戏,能增强体质,也能陶冶情操。体育的功用多元,人类的视野开阔,附着于体育之上的过多意义将逐渐消解。体育回归本真,金牌观念淡化,这是社会进步和民众成熟的表现。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穆雷 第7度折桂重返No.1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6月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CPI涨幅或再创新低
  • 科技传iPad mini比新iPad薄近25% 9月量产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夏季如何防治红眼病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奢侈品不为人知的秘密 高圆圆最美造型
  • 尚品贵比黄金的美味鱼翅 入门级腕表常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5千万翡翠镯只值5百万 顶级黄龙玉仍坚挺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