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凝心聚力铸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01:59  工人日报

  20.8亿吨原油、2万多亿元利税的发展数字,见证着党领导下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伟大实践;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擎起了一面永恒的旗帜;

  乐于服务、勇于创新的各级工会组织,谱写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嘹亮战歌。

  这就是大庆油田:一个浓缩了物质与精神的中国符号。

  走过光辉的50年,共和国骄子们秉承着大庆油田的使命和精神,在祖国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始终如一高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铿锵旋律,谱写“创建百年油田、实现永续辉煌”的新篇章。

  “身处这个光荣而伟大的集体,置身改革发展的洪流,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大庆油田工会始终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大庆油田工会主席史新告诉记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指引下,在大庆油田党委领导和油田公司支持下,大庆油田工会聚焦“如何凝聚职工队伍,坚定理想信念,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问题,确立打造“凝聚工程”新思路,逐步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工会创新发展之路。

  用发展凝聚职工——大庆油田工会把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服务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凝共识、聚合力、提素质、促创新,在职工队伍中,吹响了岗位建功的集结号

  企业发展与职工是什么样的关系?在大庆油田,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工人,都有这样的共识:“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发展是职工最长远、最根本的权益”。

  从这一共识出发,大庆油田工会找到了“凝聚工程”的首个支撑点——发展。

  近年来,大庆油田工会坚持主人翁意识教育、国家能源安全形势教育、企业发展责任教育、共建共享教育等活动;开展“解放思想、谋划发展”知识竞赛、形势任务专题报告会、“永续辉煌与我”群众性主题征文等宣传,积极引导职工共担发展责任、共献发展力量、共铸发展伟业、共创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创建百年油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方式为主线,大庆油田工会积极探索创新型、效益型、精细型的劳动竞赛模式。在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生产战场,“立足岗位、勤俭节约、挖潜增效”主题劳动竞赛让精细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实现“高效益、可持续、有保障”的原油持续稳产营造了浓厚氛围;在海外拓展市场,“四有一化两争”立功竞赛让“大庆铁军”蜚声国际,加快了大庆油田“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能源大动脉——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施工现场,“建功立业漠大线”劳动竞赛如火如荼,开创出15项施工新纪录,荣获4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0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个全国工人先锋号……这些劳动竞赛的开展,为职工施展才能、展现自我提供了足够宽广、立体的舞台,使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变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活力来源于广大职工的素质提高和热情参与。“三基工作”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其中一条就是“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职工书屋、岗位技校、网络课堂等基础硬件和各类技能培训、技术比武、读书自学等活动软件,为员工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大庆油田工会通过政策、技术、待遇等方面综合提高,先后培养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能专家37人、油田公司技能专家163人、高级技师762人、技师5446人,初步形成了与油田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专家队伍和技能操作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大庆油田工会积极促进职工创新,将创新引领与引领创新相结合,深化全员创新实践,形成了以创新大讲堂为龙头,以创新成果征集网络评审系统为平台,以基层创新工作室为辐射,职工广泛参与的群众性创新创效格局。

  目前,油田已开办创新讲堂5个、创新论坛4个、创新工作室18个,以职工名字命名创新成果230多项,一个矩阵管理、分层实施、立足岗位、协同共享的创新运作体系已经建立,并开始发挥作用。在“人人肩负创新责任,人人承担创新任务,人人成为创新主体”的浓厚氛围中,大庆油田平均每天产生5项国家专利,每月形成200余万元革新效益,每年70余人次在各级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

  用精神凝聚职工——大庆油田工会始终坚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放在职工队伍建设的首位,不断创新形式、创新语态,让大庆红旗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融入一代又一代石油职工血脉的精神基因。请职工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企业精神教育基地,请“老会战”忆队史、讲传统,开展“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基层宣讲……大庆油田工会把精神传承作为职工入厂教育的第一课和必修课,与此同时将学习、体会、实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努力贯穿于职工整个职业生涯。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职工队伍思想逐渐形成多样化特征。如何用时代的主旋律引领职工队伍,成为大庆油田工会必然面临的课题。转换视角、转换方式、转换语态,这是大庆油田各级工会在工作实践和探索中,总结出的经验。

  ——让典型的事迹变为全体的写照。2009年推出扎根维修岗位30年的“新时期好工人”朴凤元、2011年推出带领队伍在国际市场开疆扩土的“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大庆油田工会切实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效应,22名全国劳模、374名省部级劳模等组成的先优模群体,逐渐在油田“响”起来、“香”起来、“亮”起来。

  ——让文化的熏陶滋养精神的沃土。工会搭台,职工唱戏。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届、累计97场演出、6000多人登台献艺、近60万人次观看的“激情永续、唱响辉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成为油田矿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除此之外,“和谐杯”系列体育赛事、家庭才艺展示大赛等由工会开展的一系列职工耳熟能详的活动,展示着这片热土上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让感恩的情怀涤荡心灵的尘嚣。2011年,大庆油田工会开展了名为“珍惜·感恩·回报”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企业、感恩社会、感恩国家,让职工在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感受到的发展和变化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采油三厂第一油矿206队的墙上贴着职工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油田20个好”。这其中包括收入增长、免费午餐、帮扶特困、落实提案等,而在这背后则是一件件大家看得见的事实和一组组大家信得过的数字。

  用服务凝聚职工——大庆油田工会秉承“企业以人为本,人以企业为家”的理念,倾情服务职工,传递企业爱民之情、惠民之举,架起了通向和谐的连心桥

  大庆油田工会秉承“企业以人为本,人以企业为家”的理念,倾情服务职工,传递企业爱民之情、惠民之举,架起了通向和谐的连心桥。

  为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畅通诉求渠道,大庆油田工会制定了《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厂务公开工作办法》、《基层队职工大会指导办法》等30多项规章制度。大庆油田每年定期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除了向职工代表报告工作情况和年度部署外,凡属企业重大决策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在职代会上讨论审议或通过,让职工对油田这个大“家”的事情,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在大庆油田,厂务公开工作在下属二级单位的推行面已达100%;针对职工关注的子女就业安置、改善性住房销售等热点问题,实行了全程、全面公开策略,基层职工满意率达95%以上。

  此外,大庆油田各级工会还积极推行职工代表巡视、厂长民主联系人、民主恳谈会等日常民主管理形式,拓宽反映民意的渠道。

  采油五厂第二油矿的郑爱菊就是一名厂长民主联系人。除了平时工作,她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即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然后在每季度定期召开的民主联系会上,直接向厂长反映,由厂长当场进行解决或答复。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在开展常规的“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同时,大庆油田工会积极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综合性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目前,集困难帮扶、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子女就学、心理咨询、素质培训、诉求表达等内容为一体的职工服务中心启动在即。

  用形象凝聚职工——大庆油田工会着眼于新、立足于实,做强于内、塑形于外,着力建设一个体现油田特色、与大庆红旗相匹配的品牌工会

  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来源于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来源于一支信念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工会干部队伍。

  年初以来,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为契机,大庆油田工会开展了“千个基层工会大调查”、“千名工会干部大走访”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大庆油田各级工会建立基层联系点1582个,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基层40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恳谈会、民主联系人会议等1000多场次,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单2.3万多人次,访谈职工3万多人次,发放联系卡上万张,为基层职工协调解决问题400多个。两项活动让各级工会干部更加贴近基层、更加了解基层。

  为深入研究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快工会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进程,今年6月,“大庆油田工会工作论坛”盛装启幕。论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推行课题研讨制等方式,组织工会干部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工会法》、《劳动法》等内容。

  大庆油田工会不断创新建家模式、丰富建家内涵,推进全员参与建家、评家,切实增强了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此外,工会坚持经费向基层一线倾斜、向艰苦岗位倾斜。近两年来通过500多万元投入,为337个基层一线职工小家配备了体育器材和活动用品,提升了基层建家水平。

  大庆油田工会主席史新告诉记者,通过多年实践证明,打造“凝聚工程”,收获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给企业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使得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今后,大庆油田各级工会将继续围绕服务党的事业、服务油田发展、服务职工群众这一主题,高瞻远瞩、融入大局、主动担当,把服务职工与依靠职工有机结合起来,把提升服务能力与增强工会自身凝聚力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在打造“凝聚工程”的征途上进行新实践,取得新成就。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小威第五度折桂 成第7位30+冠军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四川彭州农民发现乌木被收归国有引争议
  • 科技传iPad mini比新iPad薄近25% 9月量产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夏季如何防治红眼病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奢侈品不为人知的秘密 高圆圆最美造型
  • 尚品贵比黄金的美味鱼翅 入门级腕表常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5千万翡翠镯只值5百万 顶级黄龙玉仍坚挺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