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视线】运用艺术语言传递民族文化精髓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01:59  工人日报

  国家大剧院第四届歌剧节于日前落下帷幕,在为期近3个月的时间里,共有8部精品剧目、31场歌剧演出、251场歌剧主题活动集中呈现,超过20万人次的公众纷赴歌剧盛宴,分享艺术感动。据了解,本届歌剧节除继续保持前三届的大体量和高水准外,自制歌剧“金三角”、首次尝试民族歌剧、多明戈大赛的加盟等,都让这一歌剧盛事在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中常办常新、亮点纷呈。

  “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见过生死,见过善恶,见过义薄云天。”6月21日《运河谣》首演之后,不少观众“活学活用”,哼着剧中经典唱段离场,悠扬动听的歌声不仅回响在大剧院的穹顶,更久久回荡在观众的心中。

  作为活跃的艺术创作生产机构,四年多来,大剧院倾力打造具有鲜明中国色彩的原创歌剧作品。从2009年的《西施》、《山村女教师》,到《赵氏孤儿》,再到如今的《运河谣》,大剧院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佳的中国歌剧精品,运用世界艺术语言传递中国的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精髓。

  此次《运河谣》首次以民族唱法为载体,从戏曲、民歌、民俗等中国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将西洋的咏叹调、宣叙调与中国民谣有机结合,展现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和中华民族的大爱精神。

  有嘉宾表示:“《运河谣》非常精彩,中国民族唱法开拓出一种有别于西洋歌剧的中国歌剧意境,让我想到了一些亚洲文化的根基。”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副总经理朴伊莲称,“我喜欢中国民族唱法,我喜欢这样的声音,我很喜欢舞美设计,特别是多媒体的呈现。”

  除了原创剧目《运河谣》,本届歌剧节还引进了两部民族歌剧作品。福建歌舞剧院带来的《土楼》融入了客家山歌等民族音乐的元素,中国歌舞剧院的《红河谷》则体现了浓郁的藏族文化。

  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表示,“我们在制作西方经典歌剧的同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本土歌剧创作的探索。希望通过中国艺术家的努力,歌剧这种表演艺术之花,能够在中国结出别样的果实。”

  “您这是大剧院办的歌剧讲座吗?上回听了还真不错,一直惦记着呢,可算来了!”6月16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格外热闹,前来参加大剧院歌剧普及讲座的人群络绎不绝。除了制作经典的剧目,大剧院在此次活动当中还特别注重与场外观众的互动。从今年4月初开始,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主题观摩活动便拉开帷幕。歌剧普及讲座、大师见面会、歌剧爱好者沙龙、歌剧展览、公共空间演出等多项活动接连不断,更有近百场“出剧院”活动为观众们打开通往歌剧世界的大门。而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和古典音乐频道还对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决赛进行了直播,吸引1.6万余人在线观看。

  此外,大剧院还在全市近200所中小学建立“歌剧兴趣培养基地”,通过歌剧艺术讲堂、歌剧彩排观摩等诸多活动形式向基地校输出围绕歌剧艺术的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和活动项目。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小威第五度折桂 成第7位30+冠军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四川彭州农民发现乌木被收归国有引争议
  • 科技传iPad mini比新iPad薄近25% 9月量产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夏季如何防治红眼病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奢侈品不为人知的秘密 高圆圆最美造型
  • 尚品贵比黄金的美味鱼翅 入门级腕表常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5千万翡翠镯只值5百万 顶级黄龙玉仍坚挺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