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怎样走出“中国式暑假”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03:39  京华时报

  一条内容为“美国小学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的帖子最近在微博上流传,用中英文双语列出的100个选项中,包括“开睡衣晚会、去野营、去远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写首诗、做个艺术品……”其中第100条是:玩得开心!

  这条帖子真假难辨、出处不明,却获得了众多转发和评论,网友们无非借它比对中国教育现状,抒发怨言和感慨,正如帖子中的一句追问:“我们的孩子在忙啥?”

  其实发问的网友心里大概都清楚,我们的许多孩子正为“中国式暑假”忙碌呢。

  暑假的到来,对他们来说,并不因繁重课业的中断而获得放松和喘息,而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以花在一个又一个新的课堂,开启他们的“第三学期”。暑假对许多家长来说,绝不是可以让孩子在闲散中度过的一段逍遥时光,而意味着抓紧时间为下学期做充分的知识准备,或者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艺。于是,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学习班、兴趣班迎来了“黄金期”,它们嘹亮地吹响了暑期“集结号”,打响生源争夺战。

  这些家长们显然相信,在暑假里加班加点,是事关通往“成功”之路的惨烈竞赛,是事关人生能否得意的一场战争。

  许多孩子不是为了从这些课堂上体会学习的乐趣,或者激发创意的火花,而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应试技巧,掌握更多寻找到标准答案的方法,做更多的习题,记牢更多的要点……

  这样的暑假,让孩子身心俱疲,让家长不胜其累,也让社会为教育现状感到困扰,为教育的未来担忧。上述那条真假难辨的微博的流传,折射出的其实正是人们身处这种现实所感到的强烈焦虑。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僵化而功利的教育方式无益于启迪孩子的灵性和创新能力,无益于培养真正有竞争力的一代。然而“中国式暑假”的困境是,很少有人真心喜欢这么做,而却认为应该这么做,或者不得不这么做。换句话说,人们不能按照他们希望的那样去做,他们付诸实施的其实是他们内心并不认同甚至感到不满的。

  他们每个人可能都焦虑着,每个人都可能抱怨着,但每个人都身体力行着,而且争先恐后着。

  从众是容易给人安全感的,随大流是低风险的,习惯于一种机制显然是最省事的。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朋友,他们一边或批评或不屑于这种教育的弊端,一边又无奈地四处打探着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因为“别人都在这么干”。

  不为人群所左右,不为机制而折服,不仅需要强大的内心,需要独立自主的意识,也需要为“另类”选择承担后果的勇气。

  其实“中国式暑假”的困境,不仅仅是中国教育当下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的困境:即人人都可能是批判者,但同时也往往成为合谋者。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7月7日文/包丽敏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小威第五度折桂 成第7位30+冠军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四川彭州农民发现乌木被收归国有引争议
  • 科技传iPad mini比新iPad薄近25% 9月量产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夏季如何防治红眼病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奢侈品不为人知的秘密 高圆圆最美造型
  • 尚品贵比黄金的美味鱼翅 入门级腕表常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5千万翡翠镯只值5百万 顶级黄龙玉仍坚挺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