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待“年检”与“治病”同步共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05:52  中安在线 微博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央及地方审计报告陆续“出炉”。省审计厅于6月底公布的省本级2011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涉及11个部门及所属51个单位预算执行,并对部分县县级政府性资金和全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报告直面热点、不避敏感问题。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不实,年初预算反映上年结余2.56亿元,少反映19.73亿元”、“有关部门在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第十二届全运会备战经费1500万元、国家‘奥运争光’工程配套经费700万元、全省业余竞赛经费100万元后,又在省财政体育彩票公益金结转情况下,从一般预算项目支出中安排内容相近、用途相似的项目经费1320万元。 ”

  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年年“体检”、年年“犯病”的情况依然存在,有些问题甚至多年存在,就是不见改正。如2006至2011年省财政累计拨入省联合征信中心“信用安徽”专项资金1812万元,截至2011年末,该专项资金结余1276.9万元。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每年项目拨款照旧,还整整持续6年,直到结余资金过千万,闲置的资金是不是最大的浪费?

  其实,审计不是单纯地找问题,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减少审计之后犯错的机率。因此,规范财政管理,首先有赖于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从源头看,与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预算约束软以至决算走过场有关,是造成审计年年查出问题的制度性根源。其次,责任追究以及日常监管没有落实,一些部门即使表示对上年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但下一年依然“榜上有名”。针对这样的现象,一定要问责到人,绝不姑息。

  审计,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有力工具。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彻底整改,考验着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所幸的是,我们看到,7月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部署整改审计披露的违规违法问题,不仅切实把整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解决好民生领域审计发现的问题,还要认真做好整改情况的公开工作,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这才是让人心悦诚服的“体检”和“治病”同步共进!(冯珉)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穆雷 第7度折桂重返No.1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四川彭州农民发现乌木被收归国有引争议
  • 科技传iPad mini比新iPad薄近25% 9月量产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夏季如何防治红眼病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奢侈品不为人知的秘密 高圆圆最美造型
  • 尚品贵比黄金的美味鱼翅 入门级腕表常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5千万翡翠镯只值5百万 顶级黄龙玉仍坚挺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