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菜贱又伤农 画匠营子村700余亩蔬菜要烂在地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11:31  北方新报 微博
菜贱又伤农画匠营子村700余亩蔬菜要烂在地里

  望着一地泛黄的白菜,菜农紧锁眉头。

菜贱又伤农画匠营子村700余亩蔬菜要烂在地里

  好好的白菜都被扔进了垃圾堆。

  目前正是包头市本地蔬菜丰收的时候,但很多地方却都出现了蔬菜滞销的现象,在去年的“薯贱伤农”事件之后,“菜贱伤农”的悲剧又开始上演。记者7月6日在滨河新区万水泉镇画匠营子村采访时就看到,这里种植的大批蔬菜,因为无人收购被菜农丢弃在了田间。

  忙活了两个月丰收的蔬菜只能当化肥

  傍晚的画匠营子村,没有了烈日的炙烤,但农田里却没有这个季节该有的繁忙场景。在逶迤的小路旁,成堆的烂菜随处可见,成群的苍蝇在已经腐烂了的抱头白、圆菜、西葫芦上飞舞,难闻的气味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在田间飘荡。

  走进田地深处,满地长势喜人的蔬菜在微风中摇曳着硕大的叶子,但这丰收的景象却没有给菜农们带来丝毫喜悦。“去年这时候,早该把第一茬菜卖完了,可现在眼看着该种第二茬了,这第一茬的菜还没卖出去。”61岁的菜农曹永胜站在自家的菜地里,望着一畦畦成熟的蔬菜,用力地吸着手里的烟卷。

  一直以来,种植蔬菜都是画匠营子村很多老百姓养家糊口的营生。今年清明节前后,曹永胜便和每年一样忙碌起来,在自己承包的13亩地上播种、施肥、浇地、除草……曹永胜和老伴儿辛苦劳作,为的只是两个月后的收获,可眼看着地里的菜一天天成熟了、丰收了,曹永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没有像往年一样等到前来收购蔬菜的商贩。

  “现在可千万不能再下雨了。”曹永胜说着又点了支烟,望着天空中越聚越厚的云层,眉头紧锁着。为了不让地里的菜抽薹,他已经半个月都没给地里浇过水了,“浇了水,抱头白一开花就彻底卖不了了。”曹永胜弯腰掰开几株地上的抱头白,虽然没浇水,但最近的降雨还是让菜梆子开裂了。“最多还能撑七八天,实在卖不出去,就只能砍掉埋在地里当肥料。”曹永胜无奈地说,“第二茬蔬菜的播种绝对不能超过7月20号,所以如果再不把这些菜砍掉,就会影响到下一茬蔬菜的生长,到时候损失会更严重。”

  据画匠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刘凤霞介绍,村里像曹永胜一样遭遇菜难卖的菜农不在少数,现在全村还有700多亩、600多万斤蔬菜也都存在滞销现象,虽然抱头白、圆菜和西葫芦等蔬菜的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下跌,每斤圆菜、抱头白和西葫芦的价格分别为4分、5分和6分钱,但仍然有价无市,很多菜农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将完好的蔬菜廉价卖到附近的养兔场,或者忍痛砍掉作肥料。

  卖了也赔钱 菜农疾呼“卖不起”

  “就现在的行情看,这第一茬菜是赔定了。”和曹永胜一样遭受损失的同村菜农赵清江一边从自己的菜地里往出扔已经腐烂了的西葫芦,一边无奈地说。赵清江今年一共承包了30多亩地,除了抱头白和圆菜,他还种了11亩西葫芦。“30亩蔬菜,我一共投入3万多元的成本,就这第一茬菜,我连1万元都收不回来。”

  按照今年的投入情况,种了30多年地的赵清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1亩西葫芦,种子、化肥、农药要花费260多元,耕地、浇水花费300元,光这些投资就大约560元。“去年,我种的近2亩西葫芦就卖了8000多块钱,而到现在为止,我今年的11亩西葫芦只卖了一部分,一共才收入400多元钱,去掉近500多元的种植成本,还不算花费的人工,不仅保不了本,还得损失不少。”赵清江满脸愁容地说。

  “这么多菜烂在地里,说到底还是因为今年的市场需求小。”看着烂在地里的菜,赵清江心疼地直摇头。他告诉记者,村里的菜主要销往鄂尔多斯市各建筑工地的食堂,往年这个时候每天都会有两三辆拖车来收菜,西葫芦每斤4毛,贵的时候7-8毛钱,今年5分钱左右也没见人来收购,“今年我们主动联系过以前的菜贩,他们说今年鄂尔多斯市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很多建筑工地的工人都被遣散了,没有了销路,所以再便宜他们也不会收。”

  以前的销售途径没了,那菜农为什么不把蔬菜拉到包头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出售呢?赵清江一听这个说法立马摇了摇头:“就拿运一车圆菜到东河区远大蔬菜副食批发市场来说,除去耗油费、市场管理费、包装袋成本还有人工费,最后能落在我们兜里的也就没有多少钱了。”

  “总之,菜便宜,成本高,我们菜农真是‘卖不起’啊。”赵清江说。

  本地菜贱卖难销 市民仍喊“买菜贵”

  “总是听说菜不好卖,菜农赔本儿卖菜,可是我为啥就看不出菜价便宜了呢?”7月7日,在超市挑选蔬菜的市民韩女士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当天下午,韩女士到她家附近的永盛成超市迎宾店挑选蔬菜,各色蔬菜上方悬挂的价格牌让韩女士错愕不已:圆菜0.48元/500克、西葫芦2.50元/500克、圆茄子0.98元/500克……就连放在打折蔬菜区的抱头白旁边也清楚地标注着“0.98元/500克”,“这是特价菜,平时抱头白每斤都得2块多。”韩女士抱怨道。

  记者走访了我市的几个蔬菜市场后也发现,虽然菜农们赔本贱卖,但蔬菜市场里的菜价仍然“坚挺”。在迎宾菜市场,每斤抱头白售价2元,西葫芦1.5元,圆菜8毛。“菜农们的地头价我不清楚,但我们的进价就很高。”当记者问及为何菜价比菜农的价格增长了这么多倍时,在迎宾菜市场卖菜的牛姓女老板也很委屈,“我每天早上都会从友谊蔬菜批发市场进菜,抱头白进价是每斤1块2,西葫芦每斤1块,圆菜每斤4毛。”但得知画匠营子村蔬菜如此便宜时,她仍不愿前往进菜,“进得多了卖不出去就会坏,进得少了连运费都回不来。”

  对于菜农“卖菜难”和市民“买菜贵”发生“碰头”的现象,包头市友谊蔬菜批发市场众鑫菜业批发部的经理李军旺认为,流通成本增加和流通环节不畅是主要原因。“蔬菜从菜地里经过两三次转手之后才能销售到市民手中,价格怎么可能不上涨?”李军旺说,菜价从几分钱一斤的地头价,到市区超市、菜市场8-9毛,甚至1-2元的售价,价格上的巨大差额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存储成本,以及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场的摊位成本这些成本累积起来,菜价就不得不在地头价的基础上翻倍了。”

  【呼吁】

  请帮帮菜农买些爱心蔬菜

  眼睁睁地看着辛苦种植了两个多月的蔬菜要烂在地里,自己的辛苦劳作不仅会“颗粒无收”,更有可能会“血本无归”,菜农们除了发愁外却毫无办法。面对“卖与不卖都赔钱”的两难局面,深陷低价难销困境的菜农向记者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大家多买些爱心蔬菜,让我们减少些损失吧。”

  在无情的市场面前,朴实而辛勤的菜农显得那么脆弱和无力。《包头晚报》倡议爱心市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蔬菜中间商,请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在购买蔬菜的同时,帮助陷入困境的菜农渡过难关,避免含泪毁菜的悲剧发生。如果您有意帮助这些菜农,可以致电本报或者菜农。

  本报热线:15848618516、15024727007;画匠营子党支部书记:13674720522。(记者 武建飞 郭彦博 摄影 宫伟恩)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穆雷 第7度折桂重返No.1
  • 娱乐阿汤哥准备离婚文件称女方撒谎
  • 财经6月份CPI同比涨2.2% 创29个月新低
  • 科技国内App用户付费意愿低:开发者被迫出海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部分学校成疯狂国际游学巨大利润的推手
  • 育儿男童医院看病遭扶梯卡断右腿 微博关注
  • 健康上班族如何防痔疮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解读神秘“无面”时尚 范冰冰墨镜抢镜记
  • 尚品教你如何买对第二只表 伦敦奥运巨大餐厅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演员当托儿:鉴宝节目变耍宝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