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抢救落水者怎样保护自身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15:00  新民晚报
抢救落水者怎样保护自身安全?

新民图表制图戴佳嘉本报记者曹刚

  今年6月以来,全国发生几起悲剧——见义勇为者在水中救人时不幸遇难。

  英雄舍己救人,令人钦佩,但智勇双全的英雄更难能可贵。每个人都可能偶遇落水,你是否了解:手拉手搭人梯施救最危险;如遇同伴落水,一定要首先大声呼救;再报警求援;因地制宜寻找救生工具,必要时可自制工具;不要单枪匹马,尽可能求助现场群众,发挥团队的力量。

  岸上救助优先

  2007年11月的一天,河南水上义务救援志愿者联盟主席韩东华刚结束冬泳,突遇路人落水。“我当时距离落水者大约200米,隐约看到他一沉一浮,情况危急。”

  韩东华立刻从电动车上拿出备用车内胎当救生圈。靠近出事地点时,发现落水者的一名家人正在河里吃力地救助。他迅速判断:已有人下水救援,此时最需要“岸上接应”。

  紧要关头,他环顾四周,在围观车辆中找到一根绳子,马上解开,抛向河中的施救者,并指引他系在落水者腰上。“当时,施救者筋疲力尽,眼看要往下沉,我赶紧把车胎扔给他,和好几个人一起使劲拉绳子,总算把他们俩安全拉上岸。”韩东华回忆,因救助及时,两人都告平安。

  中国水上救生志愿者联盟创建人王军介绍,“岸上救助优先”是水上救生第一个原则,没有“水中优先”的说法。“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许琦主编的《水上救生技术》,对救生原则有明确表述:岸上救援先于水中救援;集体救援优于个人救援;器具救援胜于徒手救援。”

  王军认为,韩东华在岸上提供的支援,每个人都能做到。“哪怕是旱鸭子,也能参与水上救援,水性好并不是救人的必要条件。”

  团队救助优先

  在国内众多抢救溺水的成功案例中,几乎很少有人仅靠一己之力完成任务。王军分析,团队的力量在救援过程中尤为重要。“水上救生的第二个原则,是‘团队救助优先’。”

  团队必须要有分工,有人下水施救,有人在岸上提供工具等方面支援,有人打110或120电话,准备实施上岸后的急救。“记得国内曾发生过一次海上事故,100多人成功获救,但后续的岸上医疗救助没跟上,导致所有人全部在岸上遇难。”王军说。

  岸上和水中,需要密切配合。王军认为,韩东华成功救人,得益于落水者家人及时下水。“但我们绝不提倡不假思索跳入水中救人,这不符合水中救助的原则,容易造成更大事故,是很多人易犯的通病。”

  王军解释说,水中徒手救生,短时间内会耗费大量体力,容易因体力不支而溺亡。“一定要充分利用团队协作,万不得已时,放弃也是明智之举。勉强而为,不但没有意义,效果适得其反。”

  “下水以前,务必要委托他人报警,并准备好医疗急救措施,也许需要抢救的也包括你自己。”王军说,“救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在挽救他人生命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自保才是救援成功的前提。”

  工具救助优先

  “工具救助优先”,是水上救生的第三个原则。

  天津大学生徐伟7年前从冰湖中救人的故事,让王军至今印象深刻。徐伟接近落水者时,冷静地告诉周围人:“别过来,把木棍递给我。”徐伟借助木棍将3名少年逐一救上岸。

  王军坦言,很多不必要的伤害,都是因为施救者不善于利用工具。“泳圈、木条、泡沫板、大塑料瓶等漂浮物都是救生工具,如果实在没有,裤子也能做救生圈。”把两个裤脚打结,提起裤腰往空中甩,尽量让裤腿里充满空气,再扎紧裤腰。王军解释,这种办法只能救急,有效时间取决于材质,如牛仔裤的充气时间相对较长。

  2009年,武汉市民刘红志凭借游泳时随身带的游泳圈,救下一名跳河的女孩。“养成带圈游泳的习惯,救人时能起关键作用。”王军说,即便情急之下找不到泳圈,也有其他办法。如果手边恰有几大瓶饮料,不妨巧用空瓶。体重75公斤的成人,两边腋下各夹一个2升装空瓶,可保持身体不下沉。用绳子连接多个饮料瓶,或往裤腿里塞空瓶,都能制成简易救生圈。

  万一找不到救生装备,还有一招——几名施救者脱下多件衣服,扎成救生绳。王军介绍,救生绳应每隔30厘米左右打一个死结,否则绳索和手摩擦后,很疼。

  呼救报警优先

  近几年,水中救人导致自身遇难事件频发,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不提倡少年儿童下水救人,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太少。未成年人救生,应以呼救为主,贸然下水施救,九死一生。”王军指出,大多数少儿在下水救人前,都不懂得首先要呼救。“不应过度宣传一些盲目舍己救人的行为,否则会误导没有救生技术的人冲动下水。”

  他补充说,许多小英雄不懂救生常识,不知道就地寻找工具,没脱衣服就急着下水救人。溺水者拼命挣扎时,外衣会成为一个大累赘。“由此看来,学校和家庭的救生教育很重要,但目前普遍比较欠缺。”王军说,“教科书里总结了3个救生原则,我觉得,还可以再加一条‘求助优先’原则。包括:大声呼救,向现场群众求助救援工具,拨打110或120求助。”

  这条原则不仅适用于少儿,即便是成年人,也应在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或报警求援,这样才不会错过黄金急救时间。“先呼救,是及时获得多方支援的重要一步。”王军强调。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穆雷 第7度折桂重返No.1
  • 娱乐杜淳承认新女友 激动否认其是小三
  • 财经6月份CPI同比涨2.2% 创29个月新低
  • 科技微软修改IE 10默认设置:或彻底放弃广告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部分学校成疯狂国际游学巨大利润的推手
  • 育儿男童医院看病遭扶梯卡断右腿 微博关注
  • 健康过度加班致妇科疾病 哪些智齿需要拔
  • 女性解读神秘“无面”时尚 范冰冰墨镜抢镜记
  • 尚品教你如何买对第二只表 伦敦奥运巨大餐厅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黄花梨涨逾400倍 百元错版币值几十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