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疗伤与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15:02  北京晚报

  1948年12月,平津战役开始。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无力顾及历史博物馆事务,北平历史博物馆移交北京大学接办。北京大学接收北平历史博物馆移交时,曾造文物清册,文物总计203949件。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3月2日,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文物部派尹达、王冶秋接管北平历史博物馆,北平历史博物馆的事业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午门参观博物馆

  主席与故宫的最近距离

  关于毛主席游故宫,社会上有许多逸闻传说,但有正式记载的仅有两次,而且仅是登上了午门。而这两次都是参观国家博物馆(当时名称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展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开展了包括治水、筑路、建厂、建校、发展农业等大规模土木建设工程,各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址和墓葬,珍贵的出土文物随之面世。

  其中,自1949年至1954年短短六年之内,六个大行政区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一共发现了131713件文物。为展示这些珍贵历史文物,当时的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和社科院考古所联合,经过精挑细选,将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汇集到一起,于1954年4月筹办了“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并于4月底5月初举行内部预展,随后向社会观众开放。

  预展期间,1954年5月2日和20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陈叔通、罗瑞卿的陪同下,两次前往午门参观展览。馆长韩寿萱负责接待,文物专家耿宗仁担任讲解。毛泽东与几名随行人员站在文物旁边饶有兴趣地观看展览的场面,被记录在了黑白照片上。据说这两次看展,是主席与故宫的最近距离。

  “全国基本建设中出土文物展览”开放后,引起轰动,前往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总计达17万人。

  筹备革命博物馆

  试织两米半油画布

  1950年1月11日,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在上海召开美术工作者座谈会,商讨如何组织美术工作者为筹备中的革命博物馆创作美术作品。

  通过两次美术工作者座谈会,特约美术家胡一川、莫朴、刘开渠到筹备处进行创作。胡一川负责绘制《刘邓大军抢渡黄河》,莫朴负责绘制《南昌起义》,刘开渠负责雕刻《开国典礼》。此外,筹备处的美术工作室也开展了内部试验创作。

  画家们进行巨幅画作的创作需要宽幅画布,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种画布的生产。美术工作室与纺织工业部联合研究、解决国产宽幅油画麻布产品问题,最终试织两米半油画布成功,不仅解决了国产油画布的来源问题,并且此后博物馆陈列内景用布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至1954年3月,第一次大规模组织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工作基本结束,计有美术作品265件,其中陈列68件。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于北京新建博物馆和展览馆,其中包括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这一年,中央重新启动大规模组织美术作品创作工作。1959年6月,中央宣传部发函《关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借调一批美术家的通知》,借调刘开渠、董希文、王式廓、罗工柳、叶浅予、张仃等23位美术家于6月15日前集中到北京进行创作。在全国美术家的支持下,至1961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开馆前,已创作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其中包括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侯一民的《刘少奇和安源矿工》、罗工柳的《毛主席作整风报告》、蔡亮的《延安火炬》、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油画,以及石鲁的国画《转战陕北》、王式廓的素描《血衣》等经典美术作品。

  1958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馆址选定在天安门广场东侧。这一工程自1958年10月28日开工,到1959年8月31日竣工,共293个工作日。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使用面积51634平方米,展厅面积23472平方米,共占地92669.6平方米。

  修改“中国通史陈列”

  向全国调用借用文物

  1988年,为了改变“中国通史陈列”文物展品三十年基本未变的局面,中国历史博物馆决定补充、更新一部分文物。

  1988年7月4日,文化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呈请调用文物、修改“中国通史陈列”迎接建国四十周年的报告》。8月11日,国务委员李铁映作出批示: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要防止损失。

  国务院同意报告意见,认为修改“中国通史陈列”,清除“左”的影响,改进现有的内容和形式,以全面地反映我国各历史时期、各民族的经济科技进步史、阶级斗争史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史,很有必要。为完成这一工作,1988年9月19日,文化部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发出关于协助中国历史博物馆修改通史陈列调用文物的通知。

  自1988年11月起,工作人员先后11次分赴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宁夏、吉林、黑龙江、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河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与当地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文博单位协商调用文物事宜,在各地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下,均达成比较圆满的协议。

  经过三年的紧张工作,到1990年底,调用、借用文物工作基本结束。三年间,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09个兄弟单位,共调用文物1010件,借用文物168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5件,为“中国通史陈列”补充了大量近30年来考古出土重要文物。如河南濮阳出土的蚌塑龙虎图像、河南临汝出土的鹳鱼石斧图陶缸、辽宁朝阳牛和梁出土的玉龙、河南郑州出土的兽面乳丁纹铜方鼎、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铜面具、湖北黄陂出土的大玉戈、河南淅川出土的王子午铜鼎、河北定县出土的中山怀王刘修金缕玉衣、山西朔县出土的铜雁鱼灯等,这些重要且珍贵的文物,连同以前展出的商后母戊鼎、西周大盂鼎、虢季子白盘、秦琅琊刻石、西汉错金银铜犀尊等,构成了一个场面恢宏的国宝系列。

  改扩建方案历经10年

  世界上最大博物馆落成

  2003年2月27日,文化部正式撤销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机构,在两馆基础上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鉴于1959年落成的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老馆建筑已难以适应新的事业发展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原有建筑进行改扩建。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历史博物馆就曾有选址新建的动议。根据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组建国家博物馆的精神,1996年10月,国务委员李铁映两次主持会议,决定国家博物馆的建设安排在“十五”期间进行。1998年12月6日,国家计委原则同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原址基础上改扩建。1999年9月23日,文化部致函国家计委,建议将国家博物馆工程列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并以中国革命博物馆大楼东侧和南侧作为新建国家博物馆的首选馆址。

  为确保改扩建期间馆藏62万件文物的转移保存,国家博物馆先后两次上报文化部,建议尽快启动石榴庄文物库房工程。2005年6月,本馆石榴庄文物库房开工建设,2006年6月,工程竣工。

  2007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国家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核定项目总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2007年3月17日,国家博物馆举行改扩建工程动工仪式,2011年3月1日正式竣工。

  国家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其中展厅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共有48个展厅;文物库房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安装有一流的安全防范设施;地下设有约600多个停车位;设有714个座位的剧院,600平方米的演播室,268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数码影院。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J063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穆雷 第7度折桂重返No.1
  • 娱乐杜淳承认新女友 激动否认其是小三
  • 财经6月份CPI同比涨2.2% 创29个月新低
  • 科技微软修改IE 10默认设置:或彻底放弃广告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部分学校成疯狂国际游学巨大利润的推手
  • 育儿男童医院看病遭扶梯卡断右腿 微博关注
  • 健康过度加班致妇科疾病 哪些智齿需要拔
  • 女性解读神秘“无面”时尚 范冰冰墨镜抢镜记
  • 尚品教你如何买对第二只表 伦敦奥运巨大餐厅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黄花梨涨逾400倍 百元错版币值几十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