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峨眉山景区上市15年——难改依赖门票收入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0日11:29  半岛都市报
峨眉山景区上市15年——难改依赖门票收入困局

  近日,普陀山传出筹备上市的消息,九华山和五台山也在积极准备登陆资本市场。佛教名山被指“圈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其实早在1997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在深圳主板挂牌上市,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好处。

  记者调查了解到,峨眉山景区上市这15年,是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的15年,也是景区游山门票上涨近三倍的15年,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只能解决一时的资金匮乏,并未改变峨眉山对于门票和索道等传统主营业务的依赖。

  ■今年是峨眉山景区上市的第15年。15年间,峨眉山门票从上市之前的60元涨到现在的150元,并且还在酝酿下一次的涨价。

  ■峨眉山景区上市15年后,其门票和索道收入依然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3%左右 ,而宾馆酒店服务收入仅占到23% ,从门票经济到度假经济的转型并不顺利。

  主动跟佛教撇清关系

  1997年10月21日,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根据当时公司正式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峨眉山旅游总公司以其下属的峨眉山索道公司、峨眉山大酒店、风景区游山门票收费站的全部资产、水电综合开发公司部分经营性资产及总公司拥有的峨眉山万年索道有限公司70%的权益作为发起人的出资,投入本公司。另一发起人,乐山红珠宾馆以其下属的贵宾楼及附属文娱活动中心作为投入本公司的资产。”

  “简单来说,这两个发起人都属于国有企业,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算是当地政府主导的上市公司。”四川某高校旅游学院教授蒋小舟(化名)对记者表示,这家公司的大股东峨眉山旅游总公司(刚上市时控股55.33%)背后的实际管理方正是峨眉山景区管理委员会——专司管理峨眉山景区的政务部门。

  公开资料显示,上市伊始的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兼主任马元祝,同时担任着峨眉山常务副市长的职务,后来一直担任着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职务。

  据蒋小舟回忆,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当初作为佛教名山上市时,同样受到了公众的广泛质疑,但质疑的声音远没有如今这般强烈,“相对普陀山和五台山被炮轰的程度,他们真的幸运多了……”

  “我们公司的上市资产中,并不包括峨眉山上的寺院资源。”记者致电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强调说,“峨眉山的确是佛教名山,但山上几十个佛教场所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都隶属于峨眉山佛教协会,跟我们公司不存在任何业务上的关联。所以说,我们公司上市,与佛教没什么关系。”

  “在过去15年里,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确实享受到了峨眉山的佛教红利,这是不容辩白的共识。峨眉山景区的发展并未干涉到峨眉山佛教文化的传播。”蒋小舟评价道。

  募集资金用于景区建设

  事实上,上市之前的峨眉山,已经是四川乃至全国的优质旅游资源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上注明了1994年~1996年的利润总额分别超过30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

  “如此高的利润还是满足不了峨眉山一直以来的发展需求,当时的峨眉山要想继续发展 ,硬件和软件必须尽快提升。”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石应平指出,西部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几乎都面临着资金匮乏和宣传不够两大瓶颈,前者的制约作用最为明显,峨眉山也不例外。

  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这件事提升了峨眉山在国内景区中的知名度,对于一年之后的上市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助推作用。”蒋小舟透露,其实在那一年,峨眉山的上市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则来得正是时候。

  更为重要的是,1997年的证券市场远没有现在这般敏感。

  “现在的证券市场,每当有新股发行,都有圈钱的嫌疑。诸如普陀山和五台山这样的佛教名山,又涉及到人们对宗教纯洁性被资本市场玷辱的担忧,所以提出上市时才会遭到舆论的猛烈抨击。”国信证券分析师张继超表示,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聪明地避开了这个风头,“这家公司的经营思路很有前瞻性,上市选对了时候,募集资金相对容易。”

  公开资料显示,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后实际募集资金25900.08万元。

  “本公司本次发行可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及旅游项目的开发,”就募集资金的运用,招股说明书上详细列出了万年寺至大坪索道、大坪至九老洞索道、大坪至洪椿坪索道一期和二期工程等11个项目。

  “上市对于峨眉山景区的发展肯定是有益处的,不仅解决了景区发展资金匮乏等问题,还大大方方地为景区做了回广告,因为景区在对外宣传时,本身的上市公司就是一块很好的金字招牌。”成都市旅行社协会会长张江魁每年都会多次前往峨眉山进行考察,峨眉山近些年来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山下酒店、山上索道等硬件设施的水平越来越高,诸如旅游服务质量这样的软件水平也是越来越好。”

  而在资本市场上满载而归的峨眉山,2008年11月18日与乐山大佛正式合并,成立了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相距仅34公里的两大四川景区由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合并后的高速发展态势,可以从今年端午小长假的相关数据中一窥端倪。

  据四川省假日办统计,端午节小长假3天,四川省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共计接待中外游客75344人次,创历史新高,在纳入四川省假日旅游统计的21个传统景区(点)中继续名列第一位。

  门票收入依然是大头

  值得玩味的是,上市之后享受到了资本市场好处的峨眉山仍然难以摆脱依赖门票收入的尴尬。

  据了解,峨眉山景区游山门票曾于2001年、2003年、2008年三次进行提价,分别从60元升到80元、80元升到120元、120元升到150元,涨价幅度分别达到33%、50%和25%。

  6月15日,乐山市发改委正式向社会公布峨眉山景区游山门票价格调整听证方案:方案一拟由现行旺季150元调为旺季187.5元;方案二拟由现行旺季150元/人调为旺季185元。不过 ,这两个方案同时拟取消景区内黄湾收费站6元/车次的景区公路收费。

  “近几年来,为了把峨眉山景区建设好,景区投入的资金很大,运行压力也非常大,应该适当提高门票价格。”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庆川曾对媒体如是解释了涨价原因。

  “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只能解决景区发展的一时之困,对于峨眉山的长期发展来说不是长久之计,提高游山门票价格毕竟是获取资金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在蒋小舟看来,这也凸显出峨眉山景区对于游山门票等主营业务收入的过于依赖。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显示:截止到年报期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7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192万元。其中,游山门票收入32930.83万元,客运索道收入24286.75万元,这两项主营业务的收入之和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3%左右。而这家公司近些年来重点发展的宾馆酒店服务收入21100.82万元,仅占到公司总收入的23%。

  “年报中的数据说明了,峨眉山景区尽管上市15年了,但主营业务依旧有些单一,未能摆脱传统景区的门票依赖症。”蒋小舟表示。

  事实上,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近些年一直在试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并成立了多家子公司。

  “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值得肯定,但峨眉山景区想要更健康地发展,还是需要从门票经济向度假经济转型。”石应平解释道,所谓门票经济,即游客前往峨眉山玩上一两天,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门票、索道等传统业务,“度假经济则不一样,如果更多的游客选择来峨眉山度假,来一次呆上个十天半个月,景区的收益就不仅仅是门票和索道,酒店、餐饮、滑雪、温泉等业务都有机会大展宏图。”

  “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峨眉山还是乐山,以及国内大部分景区,基本上都还停留在门票经济的阶段。假设这些景区愿意为转型为度假经济而努力,那么有朝一日它们的门票收入占景区总收入的比例便有可能大幅度下降,届时别说涨价了,甚至连存在的必要都没有 。”石应平最后指出,杭州西湖的免票模式,便是国内景区转型为度假经济的成功范本。

  7月7日,记者获悉,原定于7月6日进行的峨眉山游山门票价格听证会延迟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家伟分析认为,尽管单纯的“提价模式”并不利于景区长期发展,但传统观光型景区走出依赖门票涨价的发展模式需要较长的过程。考虑到门票提价时点延后并未影响公司长期价值,故维持公司“推荐”评级。记者 张庆宁

  ■相关链接

  免门票后的西湖度假经济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三年”。此规定出台后,很多景区于2008年前后第一次调价,今年是上次调价后的解禁期。就在不久前,全国20多个知名景区门票价格上调,涨幅从20%到60%不等,目前国内近半数5A 级景区的门票价格超过一百元。

  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庆川表示,峨眉山作为国家5A 级景区,有“秀甲天下”之美誉,相比其他著名景区,门票价格一直比较低。而与峨眉山等景区竞相提价对应的,是同为5A级景区的杭州西湖自2003年开始推行的免票模式。过去的十年里,西湖相继取消130多个景点的门票,占景点总数的70%以上 ;免费开放的景区面积,达到2000多公顷。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近日表示,西湖免票后游客大量增加,游人逗留时间延长,带动了周边餐饮、旅馆、零售等多个行业的效益提升,政府也因此获取了更多的收益和声誉。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杭州市旅游总收入为300亿元,到2011年,杭州市旅游总收入已达到1191亿元,是2003年的近4倍。

  事实上,西湖免费后的度假经济一直是业内所提倡的景区发展模式。“杭州在取消西湖门票之前,餐饮、住宿、休闲等行业已非常发达,取消门票只是为了赢得更好的口碑,让客流的增加更加迅速。”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

  以峨眉山景区为首的国内众多知名景区尚停留在依靠“门票经济”的阶段,“度假经济”的客源基本上来自景点周边地区,但专家建议这些景区不妨通过增加服务品种、拓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拉长产业链条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不是紧盯着“一锤子买卖”的门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 新闻国务院:超标采购公车建办公楼可撤职
  • 体育中超-天津宣布杜震宇加盟 孔卡被标千万
  • 娱乐阿汤哥离婚案达成和解 与凯蒂已签协议
  • 财经发改委确定国内成品油价11日下调
  • 科技美欧“再工业化”:机器人威胁中国制造
  • 博客在美国读报感到西方人真穷 博议厦大畸恋
  • 读书二十个最美港姐的今昔对比照(组图)
  • 教育揭秘神一样中学如何完成高考神迹(图)
  • 育儿男童医院看病遭扶梯卡断右腿 微博关注
  • 健康电风扇最健康用法 肚子赘肉怎么减
  • 女性揭超A大牌隐形利益链 奢侈品行业离职率高
  • 尚品鱼翅的腐败联想 中国私人飞行执照正流行
  • 星座测试你是TA心头肉吗 测你爱情定时炸弹
  • 收藏伦敦火炬网上售价10万 画框价格翻百倍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